“你不怕我们没钱还?”
听到张继汉的话,陈国华翻了个白眼:
“我能够想到办法都不止一个,就不说华润公司了,苹果公司这些白手套企业难道是摆设么?”
“再不济,到时候直接发行国债,还怕没钱么?”
国债两个字一出来,倒是让领导们集体惊讶不已。
这个时候发现国债,怎么可能会有人买呢?
“领导,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过报纸,现在南方那边还少万元户么?再过一两年,甚至都不用,今年上半年,绝对会有人成为百万元户,甚至是千万、上亿都不奇怪.”
较真来说,陈国华说的这些钱,他那个大侄子陈援朝就有不少了。
提起陈援朝,现在麻烦确实蛮大的,陈小默确确实实是他的私生子,而且很有可能是杜子晴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了他的种子。
反正陈援朝自己是矢口否认,并没有跟杜子晴发生过关系。
甭管具体如何,陈援朝该头疼他自己的事儿,陈国华这个当小叔的,暂时帮不上忙。
而杜子晴作为陈小默的亲生母亲,背后的动机具体如何,现在还没完全调查清楚,只能等了。
“行吧,那资金问题就可以先放一边了,但现在问题还是人才”
领导们无奈,他们也不是想抠抠搜搜,实在是因为面对陈国华的时候,他们大方不起来。
谁让陈国华才是最会赚钱的人呢?
“这么说,各位领导是同意启动这个项目咯?”
陈国华闻言,微微一笑。
其实领导们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内,为什么呢?
整个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技术都由振华研究所这边提供,偏偏这两部分才是高铁项目最关键的地方,缺一不可。
至于说人才问题,可以慢慢培养嘛,倒不是很急。
毕竟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线路,那可是两千公里啊,项目时间最少是五年以上,甚至是更长时间。
从线路的规划到勘测,最后到确定具体线路,最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吧?
然后又需要进行拆迁安置等,也同样需要时间。
对于这个项目,领导们当然不会拒绝,反正有陈国华兜底,根本不需要担忧项目是否会中断的问题。
于是,一九八零年的新年刚过去没多久,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就火速立了起来。
这个项目成立之后,整个京城都被惊动了。
很多神通广大的人纷纷托关系、找门路,都想承包点细分小项目来做,因为这是政府工程,绝对是有油水捞的呀。
要知道,从京城到白云城可是足足两千多公里,比如京广线就是两千两百九十四公里。
如此漫长的铁路线,只需要承包其中一个路段的某种材料的供应,那就可以赚很多钱了。
没人是傻子,当然都想要分一杯羹啊。
现在又是市场经济,改开政策之下,谁都想发财。
躲在振华研究所的陈国华,都被神通广大的人找到,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杨同志,您怎么还亲自过来了呢?”
看到杨丽清的时候,陈国华还是十分惊讶的招呼对方坐下来聊。
讲真的,一般人还真的进不来他的办公室,别说他的办公室了,就算是进入振华研究所那都是问题。
但杨丽清是例外。
为什么?
首先是她跟陈国华的关系还不错,也认识了很多年,就冲这一点,足以吊打很多人了。
其次就是她已经是107工厂的书记,自然也有资格来振华研究所。
107工厂本身就是振华研究所的合作军工单位之一,经常有业务往来,连殷孟伦、曹国辉、唐增光他们跟杨丽清都很熟悉。
谁让杨丽清经常出入振华研究所呢?
只不过,以前她来振华研究所就只是工作上面的事儿,很少见陈国华,也不方便打扰他。
现在嘛,事关重大,杨丽清只好拉下脸皮,亲自来求陈国华了。
寒暄客套过后,杨丽清就开门见山了:
“陈主任,您也知道现在改开政策之下,我们107工厂过得十分困难”
“现在我听说您发起了一个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我们107工厂工人很多,我们希望可以接一点小项目”
107工厂作为军工企业,在一九七八年之前,那绝对是非常吃香的一家单位,不仅吃喝不愁,反倒是富得流油。
从陈国华建立振华研究所开始,107工厂就一直是振华研究所的良好合作单位。
从最初仅仅只是一家拥有几百名工人的小型军工厂,到七八年之前,已经膨胀到了坐拥八大分厂,工人数量高达十七万人的超级大工厂。
然而改开政策之后,107工厂就被迫裁员分流了将近五万人,直接瘦身缩水了很多。
原因也很简单,107工厂膨胀得很快,而且很多工业零配件他们都会做。
最核心的产品是晶圆制造、光刻机部分零配件、加速器部分零配件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配件,最次就是一些类似华欣收音机的金属外壳、电路板等配件。
而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改开之后,内地市场倒是还会需要不少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但107工厂就没必要再守着这样的低端技术了。
因此就被裁掉,分流给到南方企业。
精简之后的107工厂,根本就没有赶上之前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的大动作,现在这个高铁项目,杨丽清并不想错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就是目前京城大部分国企、央企、军工厂等领导层经常挂嘴边的话。
风向是真的说变就变,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思考的机会。
所以,杨丽清在107工厂跟副书记、副厂长等开完会议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振华研究所这边了。
“杨姐,您这话有些言不由衷了吧?”
陈国华笑了笑,道:
“107工厂目前也还有十二万工人啊,妥妥的超级大工厂,怎么就吃不上饭了呢?”
“而且107工厂都是跟我们振华研究所合作,我们振华研究所目前也没有说要跟你们工厂取消合作协议的意思,按照您的说辞,岂不是说我们振华研究所这边亏待了你们107工厂?”
“另外,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也才刚立项没多久,目前还在勘测路线当中,您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呢?”
杨丽清顿时无奈,她就知道是这样,定然不会那么容易。
她赶紧解释清楚,107工厂确实很困难,并不是她非要这样,而是忧患意识迫使她这么干。
其次就是107工厂看似风光无限好,可谁又知道未来如何呢?
经历了一次瘦身,又错过了之前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交易的大浪潮,现在这次的高铁项目,107工厂自然不希望再次错过。
等她解释完之后,陈国华点点头,道:
“杨姐,这一次就算了,107工厂不适合参与进来,再等一两年吧,到时候伱们工厂再参与其他项目。”
不给对方一个承诺,人家肯定不会离开。
陈国华也不想废话,所以只好这么说。
京城终究还是人情社会,就算陈国华也无法免俗。
美滋滋的杨丽清,得到了陈国华的许诺之后,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而107工厂来了之后,又来了其他工厂的书记,但这一次陈国华躲开了。
如果谁来,他都要见一见,那他也不用工作了。
京城这边风起云涌,因为一个高铁项目而变得无比热闹,京广线沿线的城市领导层,也同样各自施展自己的能力、关系等,都纷纷想要分一杯羹。
地方领导之所以这样,无非就是希望这条线路能够经过自己所在的城市。
比如偏离京广线很远的洪都新府,他们也来凑热闹。
这些都已经跟陈国华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不负责这些事儿,也直接躲了出去。
想要托关系的人,全都先打电话给葛守志,老葛会亲自筛选。
然而不管陈国华如何躲避,总有些人躲不了。
这不,三月中上旬,高铁项目成立一周后,从白云城直飞京城的裴景明,直接来拜访张继汉,接着一起找到了陈国华。
白云城以前的地方领导是齐春松,现在则是裴景明。
去年清明节的时候,陈国华一家回家祭祖,就跟裴景明接触过。
算是认识,但关系并不是很好,所以他拉上张继汉一起来拜访陈国华。
“国华同志,这一次我来找你,是感谢你这一次对白云城的关照”
裴景明只是简单跟陈国华寒暄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清楚了来意。
从表面上来看,白云城是陈国华的老家,那么他照顾白云城,率先提出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无可厚非。
其次就是白云城的地理位置关系,高铁项目也必然先落户白云城,而不是魔都或者其他城市。
十三行、广交会等,都无不说明了白云城的优势。
然而这些优势,也依然摆脱不了一个致命的缺点:工业基础薄弱!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其实陈国华就已经推动了白云城的发展计划,先后将洗发水工厂、彩电制造厂、空调制造厂等工厂放在白云城这边。
十多年过去了,白云城这边已经有了好几个工业园区。
然而,这些都只是制造厂,大部分零配件其实还是要靠北方这边的重工业来提供。
这就引发了一个运输成本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