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视基地的轮廓在龙腾工业园里逐渐清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然而,前行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难题如潮水般向苏澈和泰格涌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资金问题。影视基地建设规模庞大,所需的先进设备、专业人才以及场地建设等各方面开支巨大,尽管前期已经获得了部分投资,但随着项目的深入,资金缺口逐渐显现。
苏澈深知,资金链一旦断裂,整个项目都将面临停滞的风险。他紧急召集财务团队,仔细核算每一笔开支,制定详细的资金需求报告。
随后,他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融资之旅。
苏澈奔波于各大金融机构之间,带着精心准备的项目计划书和商业模型,向银行家、投资人们阐述影视基地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
在与一家大型投资银行的会面中,苏澈详细介绍了影视基地将如何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影视创作与体验平台,以及未来通过影视制作、旅游开发、衍生品销售等多元业务实现盈利的规划。
然而,投资人们对这个创新性的项目仍存在疑虑,担心市场接受度和投资回报周期过长。
面对质疑,苏澈不慌不忙,用详实的数据和成功案例一一回应,展示了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和项目的可行性。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和沟通,终于争取到了一笔关键的投资,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设备供应商那边也传来了坏消息。部分关键设备由于技术难题无法按时交付,这将严重影响影视基地的建设进度和后续的拍摄计划。
苏澈得知后,立刻决定亲自前往设备供应商处。他深入到对方的研发车间,与技术团队一起研究问题根源。
原来,设备在高精度成像和稳定性方面遇到了瓶颈。
苏澈凭借自己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知识和丰富经验,与对方技术人员展开头脑风暴,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确保了设备能够按时交付。
在创意方面,团队也陷入了困境。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们在新电影的故事理念上产生了激烈的分歧。
好莱坞编剧习惯了商业电影的快节奏和强冲突模式,希望故事充满惊险刺激的情节和视觉奇观;
动漫大师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音乐制作人则希望将浓郁的印度文化元素融入故事,使电影充满独特的音乐魅力。
这些不同的创作思路在碰撞中引发了多次激烈的讨论,项目进度一度陷入停滞。
泰格意识到,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化解这些分歧,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