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商贾去安南、高丽、占城等地购粮,诱使各藩属国中百姓卖出粮食,降低各藩属国的粮食储备,运回来的粮食可以用做军粮,也可以用来充实各地的常平仓和预备仓、社仓、济农仓和义仓。
而杨少峰在奏本里所谓粮仓全部存满,则是以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而百姓三餐足食为标准。
真踏马狠呐!
大明几千万的丁口数量,能够满足几千万人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还能“三餐足食”的标准,这特么不得把高丽和安南、占城等藩属的粮食全部搬空?
三餐足食啊,三餐是一天吃三顿,足食就是顿顿都吃饱——寻常百姓家里除了春耕和秋收这段时间,谁家好人舍得一天吃三顿?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算,哪怕是把大明周边这些藩属国一年的粮食全买回来也不够用,而且粮仓里的粮食还涉及到袪旧储新的问题,这就等于是每年还得低价卖掉一些旧粮。
当然,杨少峰写奏本向来不会干那种顾头不顾尾的事儿,既然提出了要每年低价卖掉旧粮,那就意味着杨少峰已经想好了旧粮该怎么处理。
完全可以低价卖给各个县的养殖场、畜牧场用来养殖各种禽畜嘛。
至于说这些藩属国会不会遭遇天灾,他们还有没有存粮用于赈济百姓……反正杨少峰的奏本里是一个字儿都没提,刘伯温也只能默认那些藩属不缺粮食。
面对陷入沉默的刘伯温,朱皇帝却是直接摊了摊手,满脸无奈的说道:“那狗东西是个什么货色,想必青田先生心里也有数,这事儿要是不依着他,估计他还得写别的奏本来烦咱。”
然后你朱皇帝就会把他的奏本扔给本官是吧?
正当刘伯温暗自腹诽时,朱皇帝却又伸手拿起第三份奏本递给了刘伯温,“青田先生不妨再看看这个。”
刘伯温伸手接过奏本,翻看一遍后直接闭上了眼睛。
请工部再派一些人手去登州,帮着登州各个县开办小冶铁工坊和小煤矿?
我尼玛!
刘伯温现在特别想抓着杨少峰的衣领吼一句:姓杨的你不要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