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归投,从新丁开始

且隋 玄武季 3073 字 2个月前

可重影军,从来不讲求无所谓的消耗战!

要打,就要打智慧之仗,以活求胜,才是王道。

至于消耗最大的攻坚,要依靠科学和技术!

赤裸裸的标榜!

于是,程知节在重影军中大开眼界。

原来,在战场中死可以只有一种,但活着和胜利,可以有几百种。

现在的程知节,才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兵、卒、将、帅是如此的不同,也如此的相似!

重影军,是一支讲求精智强、不讲求多粗弱的部队。

年节,就这样在天寒地冻、累死累活中度过了。

这期间,程知节只在大年三十回到杨柳湖自家新分的小院,和老母亲、铁锤他们聚了聚。

告别都已经按照水平和年龄段上学的小跟班,以及已经分到各个机构单位的伙伴们,程知节又回到军营的火热熬炼和风雪考验之中。

等好容易熬到能骑上战马,时间都到了二月头上。

程知节,双眼可见地看见自己身上的软肉,在快速地消失。

腹肌,杠杠的,九块!

骑兵的核心训练,当然是在马上作战,有组织的作战。

首先人马合一的训练。

按照教官的说法,第一步就是如何将马变成自己的小媳妇!

话糙理不糙啊!

但日子实在不好过!

战马,哪是小媳妇,简直是活祖宗。

不仅要陪她吃喝拉撒睡,还要陪她生病、快乐、耍脾气,等等。

然后是第二步,信号协同。

马与人,人与马,互相要能懂!

马语者!人语马!

粟末地的马,显然比大隋境内的战马,要整体好出一筹。

这些粟末地的战马,正是应了那首评价好马的歌诀。

“四大三高兼二小,双长两短一湾平,蹄坚骨秀形如鹤,耳小眼大胸膛阔。”

突厥草原战马,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具列装价值的批量制式骑乘装备。

当然,像阿布契郎这等个别将帅的用马,自然就不在此列评价之中了!

当人马合一训练完成之后,人和马具变。

他们之间,任何一个微动作微表情,都具有实际的战场意义!

然后,就是跑。

每日每夜地跑,各种姿势、各种身法地跑,跑到能在马背上睡觉、吃喝、拉屎撒尿……

然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开始跑、听、卧、起、静默……等复合训练。

最后,要进退自如、如臂使指一般的左转、右拐、前进、后退、加速、减慢……

像程知节这种自幼和马一块长大的富家子弟,竟然也大喊受不了。

只能咬牙坚持。

一个漫长的集训周期下来,马感有了,终于具有了教官所说的“长在马背上”的人生境界。

可程知节知道,自己的大腿内侧,都已经在多次磨烂之后,又重新生长出来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不是草原人,从来当新骑!

至于自己的那副罗圈腿,估计已经能够轻松钻过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了!

马儿们,也已经被调教得宠辱不惊,云淡风轻!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闭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这时候,也再也没有了被手榴弹的巨响,炸惊的重影战马!

与此同时,程知节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他发现了一个重影军军马跑不废的秘密。

马掌!

这玩意,真是个惊人而奇妙的发明创造。

这应该是自汉代发明马镫之后,又一提升战力、决定胜负的战力倍增器。

粟末人,竟然已经在用了。

大规模的在用!

然后,是马上武器训练。

粟末重影的马上武器,包括马朔、马刀、盔甲、盾牌、弓箭、标枪、战斧、手榴弹、钢弩……马!

程知节和他的战友们,首先接受的是马上持械稳定性训练。

就是手持加重一倍的制式武器,能够在零失误的情况下,自由轻松完成取放、舞动、抛射等动作。

……

接着,便是对手中武器出击的准确性、致命性、肌肉记忆性训练。

先是马朔、长矛、蛇矛、冲矛这些主要的长兵器。

其中,马朔和冲矛最重,也最难使唤。

长矛、蛇矛,都是以刺为主,都讲求一击而中。

用以刺击训练的标靶,有卧靶、竖靶、悬靶。

三种靶子,都被阿布设定有移动靶。

训练要求,在快速移动中对静靶和动靶进行刺击,靶心为上,中环为下,不中为不合格。

最终考核,要求每种标靶各在急速行进中三十十击二十八中,才可转为正兵。

不合格者,无条件转入步兵。

这个要求,可谓异常苛刻严格!

像程知节这样使过十多年家传马朔的武门子弟,连番下来,也感觉有些吃力。

这里的训练,已经将所有进击的动作,分解成无数个关键环节。

哪怕发动战马的姿势不对,也得重新再来。

程知节吃了好多苦头。

因为他必须强制自己,忘掉过去私人练习后形成的肌肉记忆。

因为通过教官非常讲究的分析解说,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练法真的是野路子,存在很大的隐患。

将官们的实操典,虽然刻板,但非常可靠高效,并且节省马力,更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骑士本人的精力。

当然了,程知节不会知道这些知识和经验背后的秘密。

他哪知道,现在手中的这份操典,可不仅仅是中华老祖宗们一脉所传。

里面,还有来自世界异域的骑兵训练智慧的大成。

突厥,波斯,拜占庭,契丹,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