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黄巾起义:烽火连天,东汉末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黄巾起义的爆发与发展

(一)起义爆发

起义的导火索:本来张角他们计划得好好的,准备在公元184年一起发动起义。可没想到,出了个叛徒叫唐周,他把起义的计划告诉了朝廷。张角知道后,心想不能再等了,再等就全完了。于是,他果断决定提前起义。

初期的迅猛攻势:公元184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他们带领着黄巾军在冀州巨鹿郡正式起义。那些早就受够了苦难的百姓,一听说起义了,都纷纷响应。黄巾军一下子就像潮水一样,冲向各地的郡县。他们打开官府的仓库,把粮食分给百姓,还杀死那些作恶多端的官吏。老百姓都高兴坏了,都来帮忙,黄巾军的势力越来越大,东汉朝廷一下子就慌了神。

(二)起义的发展与高潮

各地响应与战斗:黄巾军起义的消息传开后,各地的百姓都纷纷起来响应。在冀州,张角带领的黄巾军和官军打得难解难分。在南阳,张曼成、赵弘带领的黄巾军也很厉害,多次打败官军,还占领了南阳城。兖州、青州等地的黄巾军也都起兵了,他们和当地的官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各地的黄巾军互相呼应,就像一把把火,在东汉的大地上燃烧起来,让东汉朝廷顾此失彼,头疼不已。

黄巾军的战术特点:黄巾军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比不上官军,所以就用一些灵活的战术。他们经常打游击战,看到官军主力来了,就躲起来;等官军走了,就出来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攻城的时候,他们也有办法,有时候用火攻,把城门烧了冲进去;有时候挖地道,从地下钻到城里。而且,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给百姓宣传自己的主张,百姓们都支持他们,还帮他们传递消息、送粮食,让黄巾军越来越强大。

四、东汉朝廷的应对

(一)军事镇压

组建官军与将领任命:东汉朝廷一看黄巾军这么厉害,赶紧想办法。汉灵帝任命何进为大将军,让他带着左右羽林五营士守在京城洛阳,保护京城的安全。然后又派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些有名的将领,带着官军去各地镇压黄巾军。这些将领都很有本事,卢植学问好,打仗也厉害;皇甫嵩足智多谋;朱儁作战勇敢。他们带着官军,准备和黄巾军大干一场。

军事策略与作战行动:官军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他们先盯着黄巾军的主力部队打,把张角他们的冀州黄巾军作为重点围剿对象。皇甫嵩就很会用火攻,在和黄巾军的战斗中,他多次用火把黄巾军的营地烧了,打得黄巾军措手不及。朱儁在南阳和黄巾军打了很久,他不断地调整战术,最后终于打败了黄巾军。官军靠着自己的军事优势,和黄巾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

(二)政治措施

赦免党人:东汉朝廷内部一直有党锢之祸,很多有才能的人被禁锢,不能参与政治。现在黄巾军闹得这么厉害,朝廷也知道自己内部得团结。于是就宣布赦免党人,让他们能重新出来做事。这些党人很多都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们回来后,给朝廷出了不少主意,帮着朝廷对付黄巾军。

地方权力下放:为了让地方能更好地抵抗黄巾军,朝廷把权力下放到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手里。允许他们自己招兵买马,组织武装力量。这样一来,地方上的防御力量是增强了,可也带来了新问题。那些豪强地主有了自己的军队,势力越来越大,后来就不太听朝廷的话了,为以后的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五、黄巾起义的失败

(一)黄巾军内部的问题

组织协调不足:虽然黄巾军一开始发展得很快,但是随着队伍越来越大,问题就来了。各个地方的黄巾军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都是自己打自己的。遇到官军围剿的时候,很难互相支援。比如这边的黄巾军被官军包围了,其他地方的黄巾军可能都不知道,没办法去救他们,这样就很容易被官军一个一个地打败。

战略决策失误:黄巾军在一些关键的战略决策上犯了错。攻打洛阳这样重要的城市时,他们没有好好准备,也没有制定合理的战略。洛阳城防守很严,黄巾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武器,攻打了很久都没打下来,还损失了很多人。而且,黄巾军在取得一些胜利后,就有点骄傲自满,没有继续扩大战果,给了官军重新集结力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