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给莫里斯穿小鞋

……

这些村民都是识货的,要的都是工业品,这些东西,恰恰是农村最缺的。

胆子最大的一个,甚至想生产四不像。

胡振华思虑再三,给这十几个村民挑选了三个项目:抽水机、脚蹬三轮车、家具。

除了家具由其中一个村子单独运营外,抽水机和脚蹬三轮车,胡振华对这些项目进行了拆分。

以三轮车为例,老胡将之拆分为轴承、链条和齿轮、车轮、螺丝、大杠、箱体和车架(负责总成)、弹簧等七个项目,分给七个村负责。

这么做的目的,既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现实的考虑。

农村缺乏人才,如果让一个村负责的东西太多,他们可能玩不转。

而拆分开来,每个村负责于一个领域,反而能够专精,说不定几十年后就能出现一个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他们生产的东西,还可以用在其他项目上。比如说,抽水机也要用到轴承,是不是可以直接采购,避免重复建设。

经济不是孤立的,需要相互联系,其精髓在于流通,如果自给自足,那是小农经济,根本不可能做大做强。

小主,

分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标准化建设。

试想一下,如果你生产的轴承和我生产的大杠、轮胎不能契合,三轮车还怎么造?

华国的工业一片空白,这个时候搞标准化建设,成本极低。

在后世,当华国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时,国家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那时进行标准化,经历了难以想象的阵痛。

胡振华想了想,觉得不能由着老百姓随便选择项目,他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搞车辆的,交给一个县,搞纺织的,交给另一个县,搞拖拉机的,又一个县。

如此,才能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至于像熬糖这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则不需要加以限制。

安排完工作后,胡振华又请乡亲们去吃面,才吃到一半,卡特匆匆而来,拽着胡振华就往外走。

老胡一边将面条吸溜进嘴里,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卡特,饭钱还没付呢,我的朋友会以为我要逃单!”

卡特没工夫跟他掰扯,随手掏出几张米元,放在桌子上,

“胡,我来请客行了吧!”

蚊子再小也是肉,老胡占了个不大不小的便宜,这才开开心心离开了餐馆。

卡特将胡振华拉到一棵大树下,急切说道,

“刚刚,库克告诉我,红色方面来人了,希望能够贷款3000万米元!”

库克,是崇明发展银行的一个业务经理。

胡振华闻言一愣。

他和江振说的是1000万,结果这家伙转头就给翻了三倍。

不开窍则已,一开窍惊人那!

还有,这么大的事情,他都不需要请示一下吗?

才过去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派人来了?

卡特见胡振华在发呆,碰了他一下,提醒道,

“胡,这不正是咱们希望的吗?你是高兴傻了吧?”

胡振华摆了摆手,

“这么大的金额,我总觉得哪里不踏实!”

“你是怕钱收不回来对吧?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东边不亮西边亮,有了这笔贷款,获得了红色方面的友谊,你的工业品销路更稳了!”

胡振华白了他一眼,悻悻说道,

“我不是担心资金是否安全,而是担心国府方面,这么大的金额,他们会不会怀疑我通共!”

卡特闻言,脸上出现一丝不屑,喝道,

“你是合众国公民,就算通共,也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谁要敢有意见,你让他来找我!”

胡振华的脸上还是有些担忧,解释道,

“话不能这么说,商人,讲求和气生财,同安毕竟在国府的辖区拥有大量的生意,当局要是暗中使坏,我还是要蒙受损失。所以,还是和他们通个气为好!”

胡振华看向卡特,说道,

“我们和红色方面打交道,必须小心翼翼。俗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人心是险恶的,万一政策有变,说不定有人会指责我们资敌。卡特,我的朋友,我建议你把这件事情上报,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后万一发生什么不可控的因素,咱们也可以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这回,卡特算是听进去了,他点了点头,

“胡,你考虑的很长远呢?”

“嗨,这不是被整怕了吗!4月初,我差点被保密局抓去顶罪,幸亏运气好,不然……”

老胡捂住胸口,一副怕怕的模样。

对胡振华之前的过往,卡特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定了定神,说道,

“那咱们兵分两路,我给国内发电报,你去联络当局!”

胡振华见卡特要走,一把拉住他,喝道,

“具体什么情况呀?你就一句贷款3000万,别的可什么都没说!”

卡特一拍脑袋,露出抱歉的微笑,

“你瞧我这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