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花极多数,花冠黄色、褐色或带紫色,冠檐筒状,先端5裂,冠管极短。
雄蕊5,花药暗紫色,连合成筒状,柱头2分枝,密被毛。
瘦果为倒卵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压扁,具细肋,常被白色微柔毛。
冠毛2枚,膜片状,早落,花果期在7-9月,我们也是正好赶上末班车了。”
康强笑了笑继续说。
“最常见的向日葵高度为2.5-3.5米,最高甚至可以达到9.17米。
根据1567年的科学文献报告,历来被认为单头向日葵植物是种植在意大利帕多瓦,植株高度最高可达12米。
而同样的种子,种植在其他时间和地点,如西班牙的马德里向日葵,植株高度便可达近8米。
而在荷兰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更近的纪录,在20世纪初都有8米以上的植株。
现在的野生向日葵主要在河流泛滥的平原和河岸边生长。
主要就是草原以及潮湿至干燥、开阔的地区。
一般沿着路边、田野、沙漠边缘、草地溪流、灌溉渠道沿线以及在农作物杂草中生长。
如果能在阳光充足,并且潮湿或受干扰的地区生长最好。
野生向日葵相比较驯化的向日葵,同样耐受高温和低温,但是更耐低温,最佳温度范围在21-26℃之间。
而且向日葵对土壤要求较低,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地、盐碱地上面都可以种植。
向日葵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
可以在碱性土壤中茁壮成长,抗旱性较强。”
[现金想不到吧:向日葵那么高的吗?正常就2.5米?我还没有一株向日葵高!(痛哭)]
“没事,习惯就好了,至少你比向日葵寿命长。”
戈奇笑着打趣安慰。
“向日葵原产南美洲,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植物使用。
19世纪末,又被从俄国引回北美洲。
世界各国和中国均有栽培,通过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形成许多品种。
特别在头状花序的大小色泽及瘦果形态上有许多变异,并为综合利用的最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