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遵循祖制

刘太后确是女中人杰,她能事先想到今早朝会可能出现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母子俩一合计就拿出了对策。

李祯发言堵住了某些朝臣的嘴,但他还想再接再厉,于是温和地问道:“包卿、朕闻国子监、太学院、鹤翔书院昨晚成立了三院学生会,可有此事?”

这则消息许多大臣不知道,纷纷讶异地看向走出朝班的包拯,听他缓缓回道:“启禀圣上、太后,确有此事,昨晚十时多,三院学生会向兴国府衙正式报备,臣已记录在册。”

听包拯回话,有的朝臣觉得抓着把柄了,弹劾包拯势在必行。

可李祯不给他们机会,温和地问道:“为何给他记录在册?”

包拯仍然缓缓回道:“三院学生会章程第一条是‘忠于大兴王朝,忠于皇上和太后,有违此誓天诛地灭,众人共伐之。’”

“第二条是,‘努力学习、一心为公、严禁结党营私,违者开除出学生会。’”

包拯一字一句地念出这两条,然后郑重说道:“臣逐条逐句审核了他们的章程,认为符合大兴律的要求,所以给与登记。”

听到这两条章程,某些大臣轻轻抽动脸颊,从中闻到了陈恪的阴谋,这是一点漏洞都不给他们留啊!

这时他们还是不能说话,听李祯继续温和地问道:“他们的会长是谁?”

“曾毅。”包拯回得简单。

而李祯想一下笑道:“曲昌候之子?”

他知道曾毅,这时也不隐藏,继续问道:“还有别人吗?”

包拯回得还是简单,“曹汲代表国子监、李淳代表太学院、顾敬裘代表鹤翔书院任副会长。”

听到曹汲的名字,站在御台之下的曹俨轻轻咧咧嘴,他那个纨绔弟弟竟被推举为三院学生会的副会长?

他确实小瞧了这个弟弟,心里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好像有点小自豪。

而李祯笑道:“朕知道曹汲,李淳和顾敬裘是谁?”

包拯回道:“李淳、其父李杏林,长安城的一名大夫,本人性侠义、乐于助人,其学识在太学生中也是名列前茅。”

“顾敬裘、其父顾究,京城一私塾塾师,本人性情温和,有君子之风。”

包拯是个认真的人,了解三院学生会这些人的情况,不仅说了正副会长,还叙述了十五名决策参与人的情况。

当说到王韶时李祯打断他的话:“既是王员外精舍的少东主,这是沾了陈恪的光。”

李祯知道陈恪曾住在王员外精舍,立刻做了联想。

而包拯回道:“臣以前不知王韶其人,但在暴雨中见一十几岁少年,在带队老师受伤后,指挥六十余名国子监、太学院和鹤翔书院的学生抢险,其指挥井然有序、进退自如,颇有大将风采。”

包拯肯定王韶的能力,李祯感叹一句:“强将手下无弱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