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泰昌元年二月,朱翊钧的葬礼才算完结,新朝方立,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
朱由校身为皇长孙,而且虚岁已经十六岁了,仍然是无名无分的光脑袋皇子。
明朝制度,皇子生十岁而入学,朱翊钧五岁就读书,是个出了名的小神童,但不知出于何种心理,一直反对让由校出阁读书。
这倒不是专门针对由校,他的几个儿子老三常洵、老五常浩、老六常润、老七常瀛也都没怎么读书。
除常洵外,老五、老六、老七也窝在京师不就藩。
皇家子弟虽然尊贵无比,却也有他们的苦衷。因为他们是圣子神孙,凡事都要讲究礼制。读书亦在此列,并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须得皇帝下旨,先举行出阁礼。
读书的地点也不能随便,还要讲究季节,寒暑灾异须得传免,读书的日子必须得是吉日良辰,连时辰也有严格的规定。
读书的方式也极讲究,讲官讲一句,皇子照着读一至五遍。
朱由校生性放纵,受不了这么多拘束,皇祖不许他读书,正好合了他的心意。
可是现在,他的身份变了,由皇长孙升为皇长子,将来是要承继大统的。
这不,正月刚过,礼部的官员、都院的官员、六科的官员就交相上奏折,要加紧让皇长子出阁读书,举办冠礼,然后大婚,然后册立。
常洛看着这些奏折,头皮都是麻的,他命王安将由校、由检都叫了过来,说道:
"长哥儿,五哥儿,大臣们都催着你们出阁读书呢。"
朱由检虽然只有十岁,却在东李的影响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