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一边儿固守待援,一边儿安排老百姓南迁。
尉迟常心里挂念着李平安的事情,知道他缺人手,每攻克一座城镇,男人但凡喘息声音大一点,都有可能被杀掉,尤其是贵族,往往是屠戮的对象。
因为贵族有钱,有资源,杀了他们,钱、资源就是尉迟常的,是辛苦帮忙的友军的。
但女人就不一样了,只要模样不是过分吓人,身体健康,能干活的,全都打包带回大康。
至于有点技术的,更不用说了,全都掳走。
等到南越调集的大量的部队赶到前线的时候,尉迟常已经连续祸害了十几座城池,捕获了百姓六万余人回撤了。
在折返的途中,尉迟常听从了远方的李平安送来的书信的建议,就地解散,各部援兵,各领俘虏的人口、金银、米面、牲畜折返属于各自的地盘。
资源带不走的,由魏尚想办法帮忙消化。
至于尉迟常,自己携带一部分折返就成了,这一次尉迟常立下的功劳不小,没有必要再带太多东西回来,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与忌惮。
当尉迟常从战场归来的时候,见到李平安,正蹲在地上,跟当地的百姓,讲解如何用打出来的水,最大程度地灌溉庄稼。
而在场的乡亲们,一个个奉若神明一般地看着李平安。
他能看得出来,虽然这一次,在自己的“逼迫”下,李平安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想让他借此正式成为军中的一员,实在是太难了。
李平安也看到了马背上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尉迟常,上前迎了过来。
昨天李平安才收到的消息,尉迟常在将俘虏拆分之后,他手头依然有将近万余人,他给自己留了整整三千个,十八到二十八之间的女人。
李平安心里琢磨,这要是按照他上辈子的玩法,他十年都未必折腾得完。
这些女人,被安置在七里堡外围,成为女工。
李平安心里很清楚,这是尉迟常对于他南下作战,并没有第一时间支援自己给出的补偿。
而对于尉迟常的做法,刺史府也没有任何意见。
一切都说明,这三千人口,是多方都认可的。
李平安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选择,不论是尉迟常、亦或是刺史,都做得不算错,所以他没有必要再事后,非要去纠缠。
“将军,大战刚刚结束,不赶紧去找刺史汇报战果,跑到这山沟沟里来做什么?”
尉迟常刚想说过,结果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脸色苍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