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就端着子奕娘做好的饭菜,走了回来。

一大盆米饭,上面淋着香喷喷的鸡汤,此外还有一些折耳根(鱼腥草)。

“看来,以后得在家里多放点酒水!”

李平安心里默默的一声,端起鸡汤,放在米饭上。

说实话,子奕娘的做饭水平,其实并不是很差,但是这个时代的调料太少了,虽然说炖出来的几趟挺香的的,但是有一股淡淡的土腥气,让他有点难以接受。

所以李平安决定,以后家里放点酒,然后叮嘱子奕娘,再做饭,一定要多方葱姜蒜,去腥。

坐在后院,美美的吃一顿,自家做的大米饭,听着卡拉姆吹一顿异域风情的曲子,李平安的心思稳定了不少。

最近的事情太多了,心里一直乱糟糟的。

其实,对于大量人口被掳走这件事情,李平安其实心里挺担心的。

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会对自己的威信造成不小的打击。

但是实际情况是,一家有人被掳走了,第二天这一户人家,就会立刻派新的成员过来,并且干活一样卖力气。

在李平安的计划之中,那些被掳走的工人,即便是现在不是再给自己干活的,也毕竟为自己干过活。

为了让他们的家人不必过于担心,李平安即便是不出酬金,也会找宇文亮商议,这些俘虏跟他们交换的事情。

因为宇文亮在审问完俘虏之后,一个崭新的问题出现了。

这些人首恶已经诛杀了,剩下的人手,都杀了,有伤天和。

不杀,整天留着,连饭都管不起。

所以李平安其实是有意把这些人给送回去的,因为这些人是世家豪强的生产力不假,但同时也可以是他们的负担。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人一旦被换回去,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大量的幕后参与之人。

李平安指挥老墨等人,加班加点的生产,很快造纸坊的生产用的工具,生产线便被搞了出来。

大量的工具被摆满了距离李平安家不远特别远的一个院子里。

县令听说此事,也有一种跟那些大老爷们宣战的意思,直接从刺史府请来了一副牌匾,上书,“玉林造纸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牌匾还没悬挂,大都督府的牌匾也送过来了,上书,“李氏造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