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237)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漆黑的天空中,几缕弯月透出微光,照在繁华却又阴暗的东京城中。这时,包拯正待回府,忽然听见一声凄厉的尖叫,传来的是东街市附近的酒楼“春晖楼”,瞬间将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包大人,快去看看!”身旁的展昭及时出言提醒。他知道包拯一心为公,绝不会对任何一起悲剧视而不见。

包拯目光一寒,随即起身奔向春晖楼。刚到门口,便见昏暗的酒楼内乱作一团。几个女子惊慌失措地围在一起,衣衫不整、面色苍白,似乎遭遇了不测。包拯快步上前问道:“发生了何事?”

一位女子急急抹去眼泪,指着楼上的包间,结结巴巴地道:“大人,楼上有一位姑娘……死了!”

包拯当即心中一紧,示意展昭赶快带人上楼查看。他们步履匆匆地来到二楼,推开一扇雕花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粉色的纱帐已被撕得粉碎,那里,一位娇艳的女子面朝下,静静倒在床上,鲜红的血液染透了她的衣裳。展昭忙忙查看,回过头,看到包拯凛然无比,立刻道:“大人,此女子叫李若兰,是城中有名的歌姬。她的身上有不少淤青,似乎曾遭受过折磨。”

包拯深吸一口气,心里暗想,这案情扑朔迷离,必须尽快查明。正当他准备仔细审问 witnesses 时,楼外却传来一声怒喝:“哪个大胆包公,竟敢在此耍嘴皮子!”

王朝赶来,面色凝重。包拯见到他,立刻问道:“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刚才接到消息,我正好在街上巡查,听到有人叫,大人于是赶了过来。”王朝一脸认真,语调沉重,“我已查明,昨夜有数名可疑的商人混入春晖楼,听说今晚将和李若兰一同唱和,可是为何她会死在这里?”王朝凝重地把手放在了剑柄上,周围的气息顿时紧绷。

经过一番交谈,众人得知李若兰的身世非凡,她的父亲乃是当年风光无限的商贾,而近年来,随着父亲的去世,她身世落寞,却坚持以歌姬之身维生。不过,歌声虽好,却引得无数豪门子弟爱慕,常常陷入纠纷。包拯不禁思索,这背后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接着,包拯转身指挥展昭和公孙述前去酒楼询问,在这桩离奇命案的真相之中,流言似乎又是扑朔迷离。

“我记得昨夜见过她身边那个白衣男子,他神情诡秘,眼神阴沉,似乎与她有着不寻常的纠葛。”公孙述边说边抖了一下笔,想要将记录下来的信息理顺。

包拯点头称是,向四周的围观人群打量,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就在此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中年男子闯了进来,扬声怒吼:“是谁杀了我女儿!”

众人一惊,包拯隐隐感觉到事情的复杂。中年男子是李若兰的父亲李怀德,虽在商界声名显赫,但夫妻离异之后,对于李若兰的关心寥寥,人们口口相传,说他因女儿们非分之想而痛心不已,近来时常与她绝交。

“你为何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包拯冷冷地质问道,“你为何会在昨夜不在她身边?”

李怀德猛然一怔,随即道:“我已经不想管她了!她与那些风流子弟混在一起,我真是看不下去。可她竟然敢不顾父亲面子,扬言要去迎合东街的王公子,我早已绝望!”

“可若不是你放任她,或许她就不会死在此处!”包拯强硬道。他不怕触怒人心,在调查案情时,他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刚正不阿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