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我打算把这些枯草加入到黏土里面去增加它的可塑性能。

回到棚子以后,我开始测量起火炉的合适位置。最终我还是决定把炉子的位置定在屋子中间靠左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把右边的一大部分空间节省出来,用来堆一些木炭或者是干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开始用木矛在地面上画出一个六十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出来。由于我打算做的不是传统烧炭的土窑,所以下面的烧火口不需要太大。

我打算做的这个窑也是经过计算,把它的性能最大化处理,力求一窑多用把它的利用率压榨到极限。

为此我的方案是打算做一个干馏法集气回火炉出来,还是那种加炉桥的火炉。

第二日,我把水坑里的水全部排出。用手把上面一层细腻的泥土全部用背篓背回棚子里面。

这些黏土的含水量还比较大,我又把干燥的枯叶以及干草夹杂混合进去。

全程为了使它们充分的混合均匀,我开始用脚在上面不断踩踏,湿度大的话还会撒上一些干燥的草木灰把水吸收一下,这样做出来的黏土才能用。

这种炉子因为需要一定的承重能力,所以不能完全用黏土来制作。

特别是底部的炉桥更是需要做的结实才行,不然后续的烧炭和炼铜很可能会被压塌掉。

为此我又去湖岸附近搬了不少比较平整的石头回来,这些石头将会被用黏土和干草混合,砌成这个火炉的承重底部主体。

这个过程和老家修房子砌砖头相似,把混合好干草的泥土抹在地上,接着用那些石头交错垒砌起来就行,接着就是用黏土把里外都抹一遍。

我把整个正方形的炉底用石头砌成三十厘米的高度,在靠近湖边的那一面留出一个方便放柴火的烧火口出来。

接下来就是炉体最重要的炉桥制作,这是火窑最重要的一环。烧制木炭的成功与否和这一步的关系很大,甚至可以直接决定成败。

之前由于不规则石头的垒砌,长宽六十厘米的正方形炉底内部空间现在不过只有三十多厘米的样子。

这也是农村柴火灶,火膛的常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