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搞定了韩国,又跑到赵国去了。见到赵王,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说:“赵王啊,您知道赵国是个强国,这谁都知道。可您在这合纵联盟里,那可承担了太多的风险啦!就像背着一个超级重的包袱爬山一样,太累了。”
赵王问:“先生这话怎么说?”张仪回答道:“赵王,秦国的目标可不是要把赵国怎么样,秦国只是希望各国能和它和平共处。您要是继续在这合纵联盟里和秦国作对,秦国肯定会和赵国兵戎相见的。这对赵国可没一点好处啊!到时候,赵国的百姓要受苦,国家也会有损失。要是赵国脱离了合纵联盟,您就可以把心思都放在发展赵国自己身上啦,不用再担心打仗的事儿,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多好啊!”赵王听了张仪的话,也开始对合纵联盟产生了怀疑,心里想着:“难道这合纵联盟真的对赵国不利吗?”
随着魏国的动摇、楚齐关系的破裂,再加上韩赵的犹豫,这合纵联盟可就乱成一锅粥啦!各国之间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互相猜忌。本来那看起来坚不可摧的联盟,就像一栋被白蚁蛀了的大楼一样,开始一点点地分崩离析。六国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团结了,都在各自盘算着自己的事儿。
秦国这边可就高兴坏了,他们看到合纵联盟乱成这样,外部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好多。张仪就像一个大功臣一样,凭借他那巧舌如簧,成功地打破了合纵联盟。这可给秦国创造了超级好的条件,秦国后来就可以逐个击破六国了。这一下,战国的局势又朝着对秦国有利的方向发展了。张仪的这一系列智谋和策略,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研究战国历史和外交策略的经典案例呢!
咱再接着说啊,这张仪把各国诸侯忽悠得晕头转向,可各国的大臣们也不是吃素的。就说魏国,魏哀王听了张仪的话后,心里虽然动摇了,但大臣们有支持合纵联盟的,也有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的,两边就吵起来了。
有个大臣对魏哀王说:“大王,您可不能听张仪的啊!这合纵联盟是我们六国对抗秦国的保障,要是我们轻易退出,秦国肯定会先拿魏国开刀的。”另一个大臣却说:“大王,张仪说得也没错,这合纵联盟里各国心怀鬼胎,我们不能傻乎乎地被他们利用。秦国现在这么强大,我们得罪不起啊!”魏哀王被他们吵得头疼,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在楚国呢,也有大臣反对楚怀王和齐国断交。有个老臣对楚怀王说:“大王,您这是被张仪骗了啊!秦国狼子野心,怎么会无缘无故送我们土地呢?您和齐国断交,这不是自断一臂吗?到时候秦国要是反悔,我们可就孤立无援了。”楚怀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老臣是老糊涂了,还说:“你懂什么?这是秦国主动示好,我们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
齐国这边呢,齐宣王虽然生气,但也有大臣提出要冷静。大臣对齐宣王说:“大王,楚国背信弃义,我们确实应该惩罚他们。但现在局势复杂,我们不能冲动行事,要看看其他国家的反应。说不定这是秦国的阴谋,想让我们内乱呢!”齐宣王虽然觉得有道理,但还是咽不下这口气,还是决定要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
在韩国,韩王把张仪的话和大臣们说了,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大王,秦国的话不能信,我们一旦退出合纵联盟,秦国肯定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我们。”另一派却说:“大王,我们现在在合纵联盟里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天天担心秦国来攻打我们。不如试试和秦国和解,说不定真能和平呢!”韩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赵国也是一样,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张仪的话。有的大臣说:“赵王,我们不能轻易退出合纵联盟,否则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秦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但也有大臣说:“赵王,我们要从赵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在战争对赵国的消耗太大了,我们需要休养生息。如果能和秦国和平共处,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赵王也陷入了沉思。
张仪可不管这些大臣们怎么吵,他继续他的计划。他又跑到各个国家,对那些支持他想法的大臣们加以鼓励,对反对的大臣则想办法打压。他就像一个狡猾的狐狸一样,在各国的朝廷里穿梭,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他破坏合纵联盟的目的。
小主,
比如说,在魏国,他买通了一些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退出合纵联盟说话,还散布一些对合纵联盟不利的谣言,比如说其他国家已经准备背叛魏国之类的。在楚国,他又派人去监视那些反对楚怀王决定的大臣,一旦有机会就给他们安上一些罪名,让他们闭嘴。在韩国和赵国,他也用类似的手段,搅得各国朝廷乌烟瘴气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纵联盟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互相之间都在提防着。军队的调动也变得混乱起来,原本计划好的联合防御秦国的部署完全被打乱了。六国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失去方向的大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