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汉纪——刘备三顾茅庐

在东汉末年那乱世之中,天下纷争不断,英雄豪杰纷纷崛起,都渴望在这乱世中建立一番伟业。刘备,这位汉室宗亲,虽心怀大志,但半生漂泊,一直未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他深知,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有贤才辅佐,而他寻找贤才的过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当时暂居荆州,他身边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这些兄弟对他忠心耿耿,随他南征北战。可刘备心里明白,要在这乱世中成就大业,光有武将可不行,还得有智谋超群的谋士。他听闻在隆中这个地方,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奇才,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有传言说,谁要是能得到他的辅佐,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这一日,阳光明媚,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踏上了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路途。一路上,刘备心情激动,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关羽和张飞则有些不以为然,张飞嘟囔着:“大哥,这诸葛亮到底是何许人也?值得我们跑这么一趟?” 刘备笑着说:“三弟,我听闻这诸葛亮有大才,我们不可轻视。”

他们来到了隆中,只见这里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周围的村民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刘备向一位老者打听诸葛亮的住处,老者指着不远处的一座茅屋说:“那座茅屋就是诸葛先生的住所,不过他经常外出云游,不知今日在不在家。”

刘备谢过老者,带着关羽、张飞来到茅屋前。只见茅屋十分简陋,周围是一圈竹篱笆,篱笆内种着些蔬菜。刘备轻轻叩响柴门,等了一会儿,没人应答。张飞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喊道:“大哥,看来这诸葛亮不在家,我们走吧!” 刘备不甘心,他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回应,只好无奈地说:“那我们改日再来。”

回去的路上,张飞抱怨道:“大哥,这一趟可真是白跑了,说不定那诸葛亮就是个徒有虚名之辈。” 刘备瞪了他一眼:“三弟,休得胡言!我们一定要有诚意。”

过了几日,刘备再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这一次,天空有些阴沉,似乎要下雨了。一路上,刘备心里有些忐忑,他希望这次能见到诸葛亮。

当他们再次来到茅屋前时,刘备听到里面传来了孩童的读书声。他心中一喜,以为这次诸葛亮在家。他上前敲门,门开了,一个小童子探出头来。刘备恭敬地问:“请问诸葛先生在吗?” 小童子回答:“先生一早出门去了,不知何时归来。” 刘备心中有些失落,但他还是笑着说:“劳烦你告诉诸葛先生,就说刘备前来拜访。”

张飞在一旁气呼呼地说:“大哥,这诸葛亮也太不给面子了,我们两次前来,他都不在。” 关羽也说:“大哥,也许这就是缘分未到吧。” 刘备摇摇头:“不,我一定要见到他。” 说完,便带着关羽和张飞离开了。

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关羽有些不情愿了:“大哥,我们已经去了两次,都没见到人,这次恐怕也是白跑一趟。” 张飞更是跳起来说:“大哥,别去了,这诸葛亮肯定是故意躲着我们呢!” 刘备严肃地说:“二位兄弟,我刘备求贤若渴,若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如何成就大业?这次我们一定要见到他。”

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洒在大地上,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再次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一路上,刘备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当他们来到茅屋前时,发现周围的景色似乎更加美丽了,仿佛在预示着这次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刘备小心翼翼地叩响柴门,门开了,还是那个小童子。刘备急忙问:“诸葛先生在吗?” 小童子回答:“先生正在午睡。” 关羽和张飞一听,张飞刚要说话,刘备连忙示意他不要出声,然后轻声说:“我们在此等候,不要惊扰先生。”

于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就在茅屋前静静地等候。张飞站得久了,有些不耐烦,他在一旁来回踱步,关羽则静静地站在刘备身边。刘备目不转睛地看着茅屋,生怕惊扰了诸葛亮的午睡。

过了许久,诸葛亮终于醒来。他吟着诗,从茅屋中走出来,睡眼惺忪地问:“何人在外?” 小童子回答:“是刘皇叔前来拜访,已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一听,心中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刘备会如此有诚意。

刘备看到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礼:“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刘备特来拜会,恳请先生出山,助我成就大业。” 诸葛亮打量着刘备,只见他目光诚恳,神态谦逊,心中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两人在茅屋前的院子里坐下,开始畅谈天下大事。刘备向诸葛亮倾诉了自己的抱负和对天下局势的忧虑,诸葛亮则不紧不慢地分析着局势,他从董卓之乱讲到如今的诸侯割据,提出了 “隆中对” 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曹操占据北方,势力强大,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根基稳固,可与之结盟;而荆州和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刘备可以谋取发展的地方。只要占据这两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待天下有变,便可两路出兵,北伐中原,成就霸业。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成功之路。他对诸葛亮更加钦佩,再次恳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

从此,诸葛亮跟随刘备,为他出谋划策。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他的事业也开始一步步走向辉煌。这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它让人们看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和诸葛亮的绝世才华,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