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八月,盛夏时节,风起云涌。

陈栋趴在窗口,看着天边那抹黑云,面上满是凝重神色。

作为刚刚派遣到基层乡镇报到的省委定向选调生,一上班就遇上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他的运气实在是差了些。

防汛减灾办的通知早已下达,乡镇上下全员待命,各村的防汛任务都已经分配妥当,应该调集的物资也都储备完毕……

陈栋细细思索应该注意的事项,确保应对这场大雨的举措没有遗漏,这才轻轻松了口气。

一年前他重生到大四上学期选定人生方向的关键时刻,有了前世四十余年的人生阅历,他决定再入官场,将那些自己错过的、失去的东西,都找回来。

相比于前世的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这一次,他义无反顾的参加了省委选调生考试,成功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光荣的省委选调生。

确定派遣方向的时候,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家乡临近县城,因为有前世的经验教训,在这里起步,他能少走很多弯路。

报到至今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和林关镇上上下下厮混熟了,因为前世的记忆和混迹官场的经验,他轻而易举就和众人打成一片,在镇团委书记的岗位上,开始发光发热。

暴雨临近,全镇上下早已行动起来,镇党委书记吴启明与镇长韩刚都去了一线临河的两个村坐镇,副书记许波居中调度,大灾面前,镇领导班子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冲锋在前,不敢丝毫马虎大意。

陈栋拿起手机,确保电量是满的,拔下了充电器,将备用电池揣在兜里出了门。

这场暴雨在上游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今晚七点多钟,临河的大王村防洪堤会被忽然到来的洪水冲垮,整个村子因此受灾,镇党委书记吴启明被问责免职,林关镇上上下下许多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对今后的仕途产生深远影响……

但如今情况会有些不同。

陈栋知道这样的结局,因此在五天前,他就私下里找到了吴启明,用他林江大学法律专业高材生的三寸不烂之舌,与前世官至副县长的官场逻辑和缜密思维,成功说服了吴启明,重视起了大王村的防洪工作。

前世的吴启明也不是不重视这件事,只是他在当时,高估了大堤的修筑质量和使用年限,也对这场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其实这很正常,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正科级干部,一辈子都未必遇得到一次上规模的洪水。

更不要说,大王村的防洪堤,经住了九八年的洪水考验,怎么会应对不了这样的一场暴雨?

陈栋知道人命关天大意不得,骑上自行车,直奔大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