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大型唱片公司的会议室里,一位穿着笔挺西装的制作人轻蔑地听了几句就打断了他们:“这种风格的歌现在市场上太多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杨宇和林强沮丧地走出唱片公司大楼,林强有些灰心:“也许我们真的不行。”
杨宇却握紧拳头:“不,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歌是有灵魂的,只是还没有遇到懂它的人。”
他们决定自己推广这首歌。杨宇和林强带着《光辉岁月》的唱片,走上街头,在各个地下通道、小酒吧里演唱。
在一个拥挤的小酒吧里,灯光昏暗,人群嘈杂,但当杨宇唱出《光辉岁月》的第一句歌词时,喧闹的酒吧渐渐安静下来。人们被那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旋律吸引,不少人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络音乐博主听到了他们的演唱。这位博主被《光辉岁月》深深打动,他在自己的音乐频道上发布了杨宇和林强演唱的视频,并附上了自己热情洋溢的推荐语。
“今天听到了一首超棒的歌,《光辉岁月》。它就像一道光照进黑暗,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这个视频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点击量节节攀升,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这首歌真的太励志了,每次听都感觉充满力量。” “从旋律到歌词,都是满满的诚意,希望能有更多人听到。”
在那间狭小而又充满梦想的地下室里,杨宇和林强完成了《光辉岁月》的创作。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坚信这首歌会像一颗新星在音乐的天空中闪耀。
然而,当他们带着满心的期待,怀揣着《光辉岁月》的小样,踏入唱片公司的大门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一家大型唱片公司的会议室里,灯光冷硬地照在他们身上,对面坐着的几位制作人表情冷漠。其中一位听完歌曲后,面无表情地说:“你们这歌,旋律太复杂,现在的听众喜欢简单直接的东西。歌词虽然有深意,但不够通俗易懂,很难流行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宇急切地解释:“可是,这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深度,它是关于梦想和坚持的故事。”
制作人摇摇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没人愿意花时间去理解这么复杂的东西。”
他们没有放弃,开始自己在网络上推广。杨宇和林强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上传自己演唱《光辉岁月》的视频。可是,网络的海洋太过浩瀚,他们的视频很快就被淹没在无数的内容之中。偶尔有几个点击量,也只是寥寥无几的几条评论,还大多是负面的。
“这歌听起来好老气啊。” “没什么特别的,不明白他们想表达什么。”
他们尝试联系一些小的音乐电台,希望能够播放《光辉岁月》。在一家电台的办公室里,电台主持人一边听着歌一边打着哈欠,听完后说:“这首歌不符合我们电台的风格,我们更倾向于播放流行的小清新歌曲或者热门的舞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杨宇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吉他来支付房租,那把陪伴他多年、见证了《光辉岁月》诞生的吉他,被他恋恋不舍地交到买家手中。林强看着杨宇难过的样子,心中满是无奈。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开始在街边卖艺。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街头,杨宇和林强哆哆嗦嗦地唱着《光辉岁月》,但过往的行人大多行色匆匆,偶尔有人丢下几个硬币,也是带着一种怜悯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