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陆正源饮毒自尽

母猪原 城市秋风 1895 字 17天前

陆正源为什么要喝毒药寻死,这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自从儿子陆正亮,陆正东分门另住以后,陆兆安和婆娘两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好转,老大老二的婚姻大事是解决了,可还有四儿陆正源和五儿陆正树没有解决。他们白天商量,晚上商量,决定还是走老路子,找熟人给自己的四儿和五儿找对象。

端午节前夕,村里来了三个人,这三个没有人认识,他们径直来到陆兆安的家。陆兆安看到其中一人后,赶忙待为贵客,倒茶,递烟,搬板凳。媒人直接说明来意:"你不是让我给你家儿子说媳妇嘛,这不,机会来了。这两位是亲兄妹,哥哥还没结婚,他想把妹妹嫁出去,拿到一笔彩礼,然后自己再讨媳妇。你让儿子们看看,看中了交钱就可立马结婚。"

陆兆安看了一眼那女子,标致俊俏,没有任何可闲谈的。他眼睛一亮,高兴异常,马上叫来正源和正树。正源与那女子互看了一眼后,立马把眼神收回。也就是这一眼,让正源心生悸动,好像这位女子就是他要等待的人。如果能与她在一起生活,那肯定是上帝的安排,正合他意。那女子看了一眼正源之后,便频频向他射来秋波。

在遗传基因上,陆正源遗传了他父亲陆兆安的相貌,高高大大,形体消瘦,长得仪表堂堂,非常受看。陆正树遗传了他母亲的基因,比陆正源矮了一截。胖胖的圆脸,身材臃肿,活蹦乱跳,表现出无比的喜悦。他对母亲说:"娘,我看中了那女子,你就让她嫁给我吧。哥哥比我长得俊,长得高,他不愁说不到媳妇。"

陆兆安的婆娘把陆兆安叫到一边嘀嘀咕咕了一阵子之后,就去与媒人说情况。媒人说"没有一万两千块钱不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万两千块钱可不是小数字,这让陆兆安夫妻俩很是焦急。为了把这件事情给很好的解决掉,陆兆安要求媒人两天后再来,他把钱凑齐后,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三人离去,陆兆安对两个儿子说:"人家姑娘看中了正树,我们马上就去筹钱,为正树办理婚事。正源,你心里不要有什么,正树是弟弟,你是哥,有些事情你要让着他。你长得耐看不愁说媳妇,你弟弟结婚过后我和你娘马上给你张罗亲事。″

这样的事让陆正源非常尴尬,明明那女子看中的是自己,自己的父母非说她是看中了弟弟。亲情面前,他虽然心有不悦,但他压抑了自己的情志。一个家庭,怎么好去反抗父母的意愿。只要反抗,自己不就成为忤逆不孝的人了吗?何况正树是自己的亲弟弟。

两天后,陆兆安东拼西凑凑齐了一万二千块钱交给那对兄妹当哥哥的。陆兆安怕夜长梦多,节外生枝,要求立马办事。买来红纸,贴了喜帖,对着红纸拜了高堂。用钱买来的女子没有话语权,拜堂的人是正村而不是正源。整个拜堂过程那女子都心不在焉,不时的注视着陆正源。此时的陆正源心里五味杂陈,像长了草,眼睁睁的看着弟弟与心爱的女人拜堂成亲然后被引入新房。

也就是从那一晚开始,情势在一步步的演化,直至陆正源的情志崩溃而选择服毒药自杀。

结婚必须要有房子,陆兆安早已为儿子盖了三间大瓦房,他有言在先。谁先结婚谁就住进去。坐落在陆兆元东边的三间大瓦房,自然而然就成为陆正树的婚房。

陆正树的突然结婚,东陵村大部分人都不知情,自然而然闹洞房的人屈指可数。陆正树早早就关了堂屋的门。

月亮爬上树梢,外面的世界出奇的安静。婚房内只有新被,一张大红纸写的喜字。一张床,一张破桌子,两张椅子装点了这个点着红蜡烛的房间。

因为是刚建的新房,还没来得及拉电,烛光昏暗。在陆正树的眼里,灯光虽然灰暗,但新娘宛若天上的仙女。她穿着素雅的衣服,长发披肩,整个房间被她的美丽渲染。烛光照在她的脸上,那张脸上没有表现出期待和愉悦。

陆正树慢慢的靠近新娘,人生第一次与一个女人如此近距离的靠近,他的心"砰砰"直跳,血不不由的往上涌。激动让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妹子,天不早了,咱们上床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