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纸上走火(求五星好评!)

三姐夫妇带着洪老太太和大霞去隔壁村看望刚生了孩子的,洪老太太的八女儿洪梅,家里就剩姜老太太一个人,正好安静。

“酒带来了吗?”姜老太太问。

李向东忍痛把一瓶茅台拿了出来。

“接下来看好了!”

姜老太太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护纸,用刷子蘸水把护纸刷平,再把那幅脆化断裂的雨竹云雀图按照顺序摊平放在桌子上。

姜老太太拿起一个白锡做的小巧喷壶,“这里面是五十度的温水,先均匀的喷到画上,让脆化的画纸软化。”

说着,姜老太太拿起喷壶把水喷上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浸泡,之前翘边,像是薯片的画纸慢慢变得柔软服帖。

“所有的画都需要五十度的热水吗?”李向东好奇的问。

姜老太太赞赏的看他一眼,“当然不是,要看画的老化程度,进行温度调整,当然这个把握程度需要靠经验判定。”

李向东点点头。

“接下来是清洗,这个过程要秉持修旧如旧。啥叫修旧如旧?就是要控制好清洗的程度,有些自然痕迹该保留的,还是需要保留。”

姜老太太一边说,一边把沾了水的刷子轻轻地刷洗古画,“只要清洗的干净清爽就行。”

清洗完的画还要准确的拼接起来,姜老太太倒下清水,用毛笔轻轻一点一推,靠着水的浮力,让古画残片逐一展平拼接在一起。

“咱们华夏的古画,为了让颜色显的艳丽多彩,画家多会使用含有铅的颜料,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含铅的颜料会逐渐发黑,你看这幅雨竹云雀图,这两只云雀的羽毛当使用了梅红,松花,石青,宝蓝等色,只是几百年过去,都发黑了。”

“这可怎么办呢?”为什么后世在博物馆看到的工笔画,颜色依旧很艳丽呢?

“这叫泛铅,一般修复的话,会用溶剂把黑色铅粉氧化成白色。”

“那不一般的呢?”

姜老太太让李向东把她已经裁成长纸条的宣纸用清水浸湿,然后自己亲手用湿宣纸条在两只云雀周围围成一个圈。

姜老太太吩咐李向东,“把茅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