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忠,“咱们县政府有权利调整大队土地权属,所以还得麻烦您给县里打个报告。”
俩人一人一句,先把这事儿的合法合理性借口告诉余社长,又奉上一支烟,帮他点燃。
余社长抽口烟,脸上的神色放松了点,又扭头问李晋,“这事儿刘书记知道吗?”
李晋笑,“跟刘书记闲聊的时候谈过几句,刘书记的意思是要走正常的流程,公社同意了再报给县里。”
余社长坐的端正一些,“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都是为了促进生产。我会马上和县里汇报的。”
这意思,就是成了。
潘明忠出了公社大门,由衷的羡慕,“李叔,你跟刘书记关系真好!”
李晋笑着摇摇头,啥也没说。
……
李家坡的地一下子扩大了一半,大队班子成员兴奋了好几天。
不过,几天过后他们就开始发愁了。
这盐碱地,白花花的地面上长着一层碱蓬菜的幼苗,以后咋整呢?
挖了坑塘,养鱼养虾?
可是咱们不是有县砖窑厂那两个大坑了吗?
李向东给他们画图,“那八百亩盐碱地紧挨着白洋河,咱们在那里建八百亩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换水排水都方便。咱们村里的这几个坑塘以后就作为育苗基地,不仅可以供应咱们自己养殖基地,还可以往外卖鱼苗虾苗。”
“然后就是扩大养猪场,也要建一个标准化养猪基地,专门养殖二代野猪,我现在的规划是年出栏五万头。”
一万头猪的养殖场大概需要20亩到30亩地,五万头就需要100亩到150亩地!
刘玉良说,“要是养这么多的话,牲口棚的地方可不够大!”
李康附和,“对,养那么多猪,还有猪粪,肯定会招很多苍蝇!”
李向东在纸上画了点,“所以,咱们要把养猪基地建到村子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