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意味深长的说,“时代日新月异,有的时候发展快了就像坐火箭,以后老百姓能过上什么样子的日子谁都说不准。所以我们提前规划,有备无患!哈哈哈!”
王建国看他一眼,莫名觉得他说的就是真的,心里打算着,要不然把惠川县规划的道路拓一拓?
不过,这件事儿不大,他现在手里千头万绪的事儿堆满,能来参加一下动工仪式已经是给李向东面子了,所以他没有再往下细想,就坐上车匆匆走了。
......
新民居已然动工,后续的事儿由李昌带人盯着,就不用别人再费心了。
大队部里,李晋,李唐,刘玉良,刘长海,王振波等人正襟危坐,听李向东说话。
倒不是别的,是李向东上辈子听说的一个生财之道。
上辈子的静涛县出了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他出身一个叫咸水窝的贫困村,后来当上大队长。
为了改变住土窝子,喝咸水的祖传命运,他瘪着肚子,勒着裤腰带,领着老百姓们去水库割苇子,打土方承建工程,到最后开办了无数家企业,把咸水窝建成了天下第一村。
这个大队长后来还上了春晚,甚至有特写镜头,风头一时无两。
当然,这位大队长的结局不是很好,这就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内了。
说这些,是因为李向东上辈子和咸水窝的大队长后人相处莫逆,对于整个咸水窝发家史的细枝末节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想当年,纵使这位大队长跌落神坛,可是到底是把整个咸水窝立起来了,这个村庄的重量,在整个地区都是排的上号的。
当时他就问过,“你们割苇子真能割出那么多钱来?这是受了多大的罪啊!”
李向东上辈子也去洼水库割过芦苇,一斤一毛钱。
这个价格听起来是不老少,可那份罪真不是人受的。
水库边上的苇子长得矮,地也干爽,还算比较好割。
可越往里越难割,芦苇长得又粗又壮,人得用大力气挥镰刀,一脚踩进去就陷进了烂泥里,趟着带着冰碴儿的泥水,从脚到心的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