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第一批样衣出来了。
和现在流行的黑蓝色宽宽大大的衣服不同,这一批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女装掐腰,男装做成了西服的样式。
尤其是男女棉袄的样式,比较接近于后世的面包服,棉服的样子,还用各色花布拼接出来图案,很像明朝时候的水田服,看上去很新颖。
另外,这批衣服里还有一步裙,百褶裙,喇叭裤,连衣裙等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看到的夏季服装。
每件衣服都按照小,中,大三种型号做的,方便不同体型的人选购。
第一批衣服送到了县供销社的布料柜台代卖,定价只比普通布料贵上一点。
这些衣服甫一展出就被抢爆了,尤其是深受年轻男女的喜爱。
尽管现在还是冬天,可夏天的衣服也都被抢光了。
李向东带着李国庆,赵小军几个人买了点兰花豆,边吃边在供销社旁边看着人们纷纷抢购成衣。
“哎,我要那个布拉吉!这个款式和我在画报里面看到的一模一样!”
这是位烫着卷发的小姑娘,她拉着小姐妹一人买了一件连衣裙。
“这个喇叭裤也好看,穿上肯定带劲儿!”
小伙子们比较青睐喇叭裤,西装,到时候再配上一副蛤蟆镜,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这个棉服给我来两件!我家双胞胎孙子穿着正合适!”
一位老太太挤到柜台前,指着两件棉袄大声对服务员说着。
李向东还记得她,这位就是几年前和他买鱼的那位石油厂的老奶奶,这是位不差钱的主儿。
华夏人多年来买布料自制衣服的习惯,在这些款式新颖,价格实惠的成衣面前,很容易就改变了。
……
几个人从供销社出来,骑上自行车回家。
西北风依旧寒冷,可是已经有人抡着锄头在翻地了。
哥几个一边奋力的蹬自行车,一边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