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草药的不断挖掘,加工也提上了日程。
李家坡的中草药加工厂的厂房早在半年前就在两位资深顾问——古大夫和严厂长的指导规划下完工了。
第一批收割下来的草药,已经送进加工厂进行深度加工炮制了。
中草药加工厂的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之前对于如何炮制药材压根啥都不懂,一群小白在经过古大夫,叶工和严厂长的轮番培训后,总算是磕磕绊绊的上手了。
李向东还重金聘请了刚刚退休的叶工来李家坡中草药加工厂当技术副厂长,专门抓生产。
李国玲和几个初中毕业没有继续上学的年轻人,作为叶工的特别助理,每天拿着小本本跟在叶工的身后学习。
用李晋的话说,这是给中草药加工厂储备后续人才和管理干部。
叶工背着手走在前面,指着地面上码放整齐的黄白色根说,“这个黄芪,一年春秋两季都可以采收,春季从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采收,秋季在叶片枯萎后至土壤上冻前采收。”
“当然,还是以秋季采收的黄芪质量最好。现在采收的黄芪根的干品率高、根部坚实、粉性足、品质好、产量高,也是黄芪皂苷含量的峰值期。”
黄芪
李国玲认真的用圆珠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叶工说的话,有不认识的字,比如“黄芪皂苷”几个字,就先写上拼音,后边再用新华字典查出来补上。
炮制黄芪,要除去须根以及泥沙等杂质,然后放到院子里晒干,而后进一步放到大蒸屉上蒸透,再次晒干,备用。
现在没有实现全部机械化,比如切片什么的,要切得均匀,薄厚一致,就需要多年做饭的老手。
所以加工厂里妇女同志比较多。
大家戴着口罩,帽子,穿着工作服,一丝不苟的站在工作台后,手里拿着刀不停上下动作,“当当当”之声不绝,很快,工作台上就出现了许多薄厚均匀的黄芪切片。
地黄也需要这样进行炮制。
这里面最简单的是枸杞子和金银花,摘下来,挑拣出杂质,晒干就行了。
干这个活儿的,是一些干不了重农活儿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