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时候,国家放开对13种名酒价格的管制,许多白酒应声涨价,白酒的生产规模也飞速扩张。
白酒行业蓬勃发展,市场上各种品牌和类型的酒层出不穷,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品牌和酒厂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这期间,酒厂因为没有跟随好时代的步伐,被很多优秀的竞争品牌后来居上,销量也一落千丈,最终逐渐走向衰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绿意永酒虽说以前也是名酒,可是在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张弓酒、汾酒等一众根基深厚的名酒面前,依然显的十分稚嫩。
统购统销之后,所有的白酒厂从产能为王转变成以渠道为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搭建起自己的营销渠道和队伍,才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郭玉喜负责绿意永酒的销售,可是最近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
“二哥,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郭玉喜双手不停的挠头,以至于李向东都怕他把头发挠掉了。
“怎么了?前些日子不是卖的挺好吗?”
“哎——”
郭玉喜打个唉声,“一开始咱们不是促销吗?买两瓶送一瓶,价格也不高,确实是吸引了不少人。可是现在一恢复原价,销量大幅下滑!”
李向东点点头,“这也正常。”
“正常?”
郭玉喜瞪大眼睛,简直要抓狂。
“这酒厂一天天的投进去的可都是真金白银!钞票都花了,最后生产出来的酒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这还正常呢?”
“正常正常。”
李向东失笑,“哪个品牌不是这样?从零到一可比从一到一百难多了!”
郭玉喜沮丧极了,“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赔钱干吧?”
投到酒厂里面的钱,一天都要好几麻袋的大团结,郭玉喜简直肉疼。
李向东屈指敲击桌面,“当然不能一直这样。来,你看要不要这样……”
郭玉喜一双大眼睛精光大盛,十分高兴,嗓门也比刚才不知道高了多少度。
“嘿!还是你有主意!我看要是这么干啊,肯定能行!”
不过他还有一个担忧,“其他的都好办,就是有一样,咱们定价那么高,都快赶上茅台了,这能有人买吗?”
李向东神秘一笑,“走着看吧!”
其实,李向东这一招没什么新奇的。
他就是要碰瓷茅台。
借着茅台的知名度,迅速打开绿意永的市场。
随着李向东布局的开始,很快,人们就发现,生活所经之处,到处都是绿意永的广告!
省会城市中心地标——二十六层高楼上树立着足有十米高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绿意永酒的广告词。
“绿意永酒润心田,父爱如山永流传”。
这句广告词,不仅出现在地标大楼上,还被粉刷在乡村农户家的墙面上,电线杆上。
这两句话很快就在川西人的嘴里口口相传起来。
就算是不喝酒的女人和小孩儿,脑海中也都有了一个概念,那就是绿意永酒是个还不错的白酒品牌。
与此同时,郭玉喜在川西所有的烟酒专柜投放了属于绿意永酒的一块展台。
展台上放置着数瓶包装精美的绿意永酒,其价格按照酒的级别,从二百到四十不等。
其实现在所有的白酒包装都还相对简单粗暴糙,大多数都是正常的玻璃瓶。
可是绿意永酒不一样,最贵的那一款酒瓶是李向东专门设计的,长细瓶颈,下面是一个饱满的大鼓肚,玻璃瓶底内凹成山峰状,从太阳底下看,那山峰还有点点金星闪耀。
不得不说,单就颜值这一块,绿意永酒在目前的白酒市场绝对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绿意永酒大范围的市场推广,极大的冲击了人们的眼球。
现在再提起绿意永酒来,那绝对是高端白酒的代表。
产品影响立起来了,接着就要开展各种活动和促销,激发用户的参与度和购买意愿。
这些手段,都是李向东以前司空见惯的,现在用起来也是顺手的很。
例如,设置限时抢购、满减优惠、赠送礼品、抽奖活动等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获得感和忠诚度。
同时,他们还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奖励机制,只要有买过绿意永酒的用户再推荐他人来购买,都会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