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玉和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三两下就分开人群,一把薅住李向东,拽着他就走。
李向东一开始还挺高兴,可是离归玉和越近越觉的味儿不对。
“......呕......什么味儿?怎么这么臭?”
随着李向东很明显的呕吐动作,再加上归玉和身上浓重的臭味儿,人群自发的散开了。
两个人走了两百米,终于到了一家十分简陋的鱼餐馆里。
张路,朴英和杜亮正悠闲的坐在临海的座位上施施然的喝茶。
“向东!这儿,这里坐!”
李向东连忙跑到杜亮身旁,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我的妈啊,差点没把我熏死!”
归玉和忍着一众游客异样的目光,迈着四方步去厕所里处理身上的臭味儿。
等他再出来,那股子令人心悸的臭味儿果然淡了。
只是李向东被熏了鼻子,一看见归玉和就觉得臭死了。
归玉和不满的对李向东说,“要不是为了能把你拉出来,我犯得着使这馊招儿嘛!”
朴英嘿嘿一笑,“效果显着啊!我们刚才看着,你俩方圆五米都没有人敢靠前!”
张路和李向东邀功,“这主意可是我出的啊!找臭豆腐可是费老劲了......”
“咦!过来了,过来了!”
杜亮突然高声说道。
此时几人顾不得再打嘴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缓缓驶过来的庞然大物吸引了。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瓦良格号”以四节航速缓慢前进。
随着“瓦格良号”的移动,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欢呼。
它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小山!
李向东掏出相机,“咔嚓咔嚓”,拍摄了好几组“瓦格良号”通过海峡的珍贵影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外,他们每个人还都和“瓦格良号”拍摄了合影。
这次通行一直持续了十二个小时。
下午两点三十分,“瓦格良号”终于安全驶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后一个危险弯角,顺利进入了宽广的马尔马拉海。
看着庞然大物进入了宽阔的大海里,李向东的眼角一片晶莹,他偷偷抹去眼泪,回头一看,张路和朴英正在抱头痛哭。
杜亮和归玉和望着两个活宝实在不知如何劝阻,最后只能相视一笑。
经此一役,后面皆是坦途。
“瓦格良号”在10月11日绕过非洲好望角,12月5号通过马六甲,终于在1995年1月2日进入华夏国的领海大连。
而后的几年,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在众多技术人员的修复下,终于浴火重生,变成了“辽宁号”!
当然这是后话了。
却说“瓦格良号”顺利进入公海后,李向东等人功成身退,乘坐包机回了燕京。
他们刚落地,就受到了华清将军和刘东来的接见。
虽然这个过程很短,可是李向东等人还是感受到了莫大的荣誉。
接见结束后,刘东来单独把李向东叫到一边,“这次任务,国家给你记一大功,可是现在还只能保密,明面上给不了你什么。”
李向东特别真诚的说,“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了,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当年革命先烈肯定也没想过这个。”
这话虽说听上去有唱高调、拍马屁之嫌,可刘东来怎么听怎么顺耳。
————
从刘东来的办公室出来后,凉风一吹,李向东总算知道他为什么会被派执行这次的秘密任务中了。
原来,就在“瓦格良号”被传出售卖消息的时候,华夏国的最高层就已经进行了研判,他们的判断结果是,华夏暂时不搞航母。
不搞航母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国家财政紧缺。
可是海军却不能坐视失去这一大好的发展机遇,他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瓦格良号”落入他人囊中。
于是,海军选了一个先斩后奏的计策。
等把购买航母变成了既定事实,到时候国家也只能接手。
当然,事实证明,这次海军的决定是正确的。
可是一开始海军的海军领导是不知道后面结果的,他们找到了刘东来。
在商量了妥帖的计划之后,刘东来提出,要提高此次行动的成功率,他还要让一个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