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后记

孩子丢给了他!

可李宋养着养着,突然发现这孩子连头都抬不起来!

一个大龄光棍带着一个脑瘫儿,日子过的实在艰难,他不由得又想起了春花给他生的那一对聪明伶俐的双胞胎儿女。

再想想,当初春花除了跟他,确实没有和其他任何男人接触过。

所以,春金龙和春玉凤就是自己的种!

想到这儿,李宋一颗本来已经死去了多半的心突然又活泛了起来!

想了半天,他就来了。

可是,他连春金龙和春玉凤的面都没见上!

还被春花损的灰头土脸。

李宋后来又去春金龙和春玉凤上班的地方堵过他们。

也去孙子和外孙女上学的地方等过孩子们。

可是他都没来得及上前和孩子说句话,就被突然冒出来的壮汉给劫走了。

李宋摸摸流血的嘴角,想想刚才壮汉说的话,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一瘸一拐的回家去了。

罢了,罢了!

家里的脑瘫儿子还等着自己回去喂饭。

日子么,总要过下去。

————————————

这本书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起笔于2023年暑假,今天是2024年暑假的第一天。

其实,一开始就是想写一个农村小伙儿发财致富的故事。

可是,写着写着,李向东有钱了,他接下来的命运仿佛也不由我来控制。

要是写致富后的农村悠闲生活,写上一千章也可以,只是,当李向东获得了更多资源以后,他身体里的某种基因被激活了。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陆游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教员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有了钱和一定地位后,李向东就总想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多做一些什么。

这是李向东的执念,也许是笔者的执念。

就因为这点执念,书的后半部分有点跑偏了。

脱离了农村生活,视角过于高悬。

当然,这也可能是笔者掌控行文情节的能力不足造成的。

可是,笔者想,除了现在流行的“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我们中国人,缺少的从来都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或许,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是中华民族文明薪火相传,赓续至今的最根本原因吧!

再次感谢我的读者们!

爱你们!

谢谢你们陪我走过三百多天!

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