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和村里其他的孩子混熟了,我们就一起去野外寻食。
从春天野菜一冒头,我们就像一群小鸭子一样四散到野外,双眼放光,希望找到可以吃的野菜。
这个时候能吃的野菜总是很少,不过胜在河里的冰已经化了,可以用网捞点小鱼小虾。
大队的饲养员玉良叔是个心很好的人,他从来不欺负我们。
甚至在我爹身体不好的时候,还会让我爹休息,他自己去割草、铡草、拌料、晚上喂食。
玉良叔一晚上会喂牲口好几次,他总爱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晚上的时候,我爹咳嗽的睡不着觉,就跟着玉良叔一起干活儿。
玉良叔总说我爹身体太弱了,需要补充营养。
每每说到这儿,两个人就都词穷了。
补充营养?
现在连吃的饱还很难呐!
后来,玉良叔就给父亲做了一个抄网,没事儿的时候就带着他一起去白洋河捞鱼。
那个时候是没有油炸鱼虾的,母亲就用一把粗面和成稀面糊,把小鱼小虾扔进去,再放点粗盐,在锅里摊成饼。
每当有鱼虾饼的时候,父亲就会再熬一锅玉米面粥,用刚长出来的蒲公英拌一大海碗凉菜佐粥。
等进了雨水节气,能吃的东西就慢慢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野鸭子多了起来,不过它们都精得很,人们想抓住它们很难。
如果幸运的话,能在芦苇丛里找到一窝野鸭蛋。
野鸭蛋的外皮是青色的,比家里的鸡蛋个头还要小一些。
夏日湿热,万物疯长,食物充盈。
等到了秋天,就是丰收的季节。
一片片的良田上长满了庄稼,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是父亲母亲,往日总是愁苦的脸上也会露出难得的轻松神色。
收粮食的时候,大队长允许我们小孩子拿着小篮子在后边捡秋。
我们最喜欢去花生地里捡秋。
花生生在地底下,刨花生的时候总有漏下的一个半个。
我们有的时候捡到花生,就会不顾花生上面的泥土,迫不及待的捏开外壳,露出里面粉白鲜嫩的花生仁。
这个时候的花生仁吃到嘴里有一股子奶香味儿,嫩嫩的。
吃了一个就会让人还想吃。
往往大家捡一下午,篮子里就只得零星几个花生。
我能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