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两淮事毕

谈不拢打不了再打一场,大顺五万万人民,总能磨死你东印度公司。

所以两千万两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只是割让了濠境。

不过这也看得出来两千万两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连大顺皇帝都要眼红拼着再打一次也不愿意付。

有了这笔钱,李焰甲的想法就是大力发展新的织机。

他认为织机就像曲辕犁一样,不过是把原本平直的犁把手弄弯,就能将犁挂在肩上,可以更好的耕地。

所以一定存在某种新的改造,可以将现在的织机的效率大大地提高,到时候他就会大量生产这种新式织机提供给织户们。

等到他们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剩余价值也会增加,现在还想想都觉得肉痛的一匹布,或许以后只会觉得不痛不痒。

所以李焰甲根本不在乎这一匹布的利息,如果不是害怕有人说他收买民心,他用那两千万两的一部分替织户们先付一年给东印度公司也不是不行。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真的对这一匹布不是很在乎。

而李焰甲之所以会耽搁,则是因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学习到的东西,就是什么都没学习到。

历史上地主们利用灾难强取豪夺的事情屡见不鲜,不仅仅是书籍文字,乡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往往也有这些无良地主。

可是这次两淮的织户们并没有遭受地主过多的盘剥,所以他们没能遭遇到那种极端苦难的情况。

没有切身的体会后,有一些织户反而觉得李焰甲那多出来的一匹布的利息,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了。

本着我凭本事借的,我为什么要还的朴素思想,在李焰甲的人马还没出两淮的时候,就大大咧咧地表示年后,不仅利息不给,连本该交付的布匹也要大打折扣!

人还没走远呐!我都关着灯呐!

于是试试就逝世,后续三个月,李焰甲就忙碌于去找出这些刺头,然后杀鸡儆猴。

倾销布匹是他李焰甲的救国之策,现在整个大顺都靠着这条路准备给洋人一个小小的大顺震撼,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敢唱反调,是当“倭寇”的刀不利吗?

……

夜晚,天泽楼的小学宿舍里,又到了武逸仙老师讲故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