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原名黑山色深沉 红山更名意欣欣

寻村踪 资生 5356 字 4天前

因民矿采选厂的投产,让红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他们告别了过去的贫困,迎来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村子里新建的住宅、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家“一五”规划带来的实惠。

在采选厂的发展过程中,红山村的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采选厂的工人,分享了采选厂带来的红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因民矿采选厂的建设和投产,是红山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红山村带来了经济繁荣,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希望与幸福。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山村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参加集体劳动,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很有干劲。”杨应奎老人回忆道,话语中充满了对那段岁月的怀念,“我们修建水利设施,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努力提高产量,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红山村迎来了新的变革。大队被改称为乡,红山乡成为因民区公所下辖的一个乡级单位。这一变化,标志着红山村在行政上的提升,也预示着它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那一年,我们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应奎老人感慨地说,“我们修建了新的学校,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还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小主,

然而,变化并未止步。1988年,红山村再次迎来变革,它被改设为红山村公所,属因民镇。这一时期,红山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它开始融入更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

“红山村公所的设立,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杨应奎老人说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引进更多的项目,让我们的村子发展得更快。”

红山村的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村民们的生活变迁和奋斗历程。从民国时期的小村庄,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腾飞,红山村的名字和归属地一直在变化,但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从未改变。

我站在红山村的土地上,凝望着那些古老的房屋与新建的楼房,聆听着杨应奎老人讲述的历史,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意。红山村的历史,不仅是它自己的历史,也是无数像杨应奎老人一样勤劳智慧的村民共同书写的历史。这段历史,如同山川之间的永恒记忆,将永远镌刻在红山村的心中,成为村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4

2018年,对红山村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份。这一年,村庄整村搬迁至东川城区的易地安置点,这一决策在村民们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它既是一份挑战,也是一份机遇,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杨应奎老人坐在安置点的小院中,目光穿越窗棂,凝视着窗外那熟悉的山景,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淡淡忧伤:“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与情感。我们在这里诞生、成长,见证了村庄的兴衰,每一砖一瓦,都浸透着我们的汗水与付出。”

然而,红山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仍,这些因素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村庄的发展。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孩子们的教育水平,村子里的人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我们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搬迁。”杨应奎老人回忆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深知,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整个村庄的长远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迈出的步伐。”

搬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村民们需放弃世代耕作的土地,离别熟悉的家园,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重新构建社会关系,迎接新的挑战。

“起初,我们都有些迷茫。”杨应奎老人说道,“我们担心孩子们在新学校中无法适应,担心自己在新社区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担心生活成本的增加。”

但村民们并未被困难所吓倒。他们相互扶持,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在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他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新的家园虽远离故土,但政府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如今回想起来,搬迁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杨应奎老人笑着说,“孩子们在新学校中表现优异,我们也在新社区中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虽然偶尔会怀念老家的山山水水,但这里的生活条件确实比以前好得多。”

搬迁后的红山村,虽失去了往日的风貌,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却得到了显着提升。他们学会了在新环境中生存,也学会了如何拥抱变化。红山村的搬迁,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我站在安置点的新区中,目睹着杨应奎老人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们以勇气和智慧,为红山村书写了搬迁的新篇章。这段历史,将成为红山村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村民们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5

红山村,这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由六个独具特色的村民小组紧密相连,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元而和谐的乡村画卷。这六个小组,红山、小山脑、小羊圈、水头上、三风口和魏家冲,各具风情,各展风华,共同构成了红山村丰富多彩的图景。

首先,我们踏入红山小组的怀抱,这里的名字与村庄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红山,这座雄伟的山峰,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杨应奎老人,这位年迈而智慧的长者,眼中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红山小组的村民勤劳朴实,他们以种植洋芋、玉米和茶叶为生。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外界好评。我们的玉米颗粒饱满,洋芋软糯诱人,茶叶香气四溢,这些都是红山小组的骄傲。”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小山脑小组。这个名字的由来,颇具趣味,杨应奎老人笑着解释道:“小山脑小组,因村后有个小山包而得名。这个小山包虽小,却在红山村中显得格外突出,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之间。”这个小山包,见证了小山脑小组村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变迁,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小主,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小羊圈小组。这里的树木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生机。小羊圈小组的名字,承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杨应奎老人回忆说:“小羊圈小组原是牧地,这里曾经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羊群在山间自由奔跑,它们的欢叫声构成了红山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我们来到了水头上小组。这里的清澈山泉四季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杨应奎老人自豪地说:“这里的村民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每当收获季节,田野里金黄的麦穗、鲜红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以及挂满枝头的苹果和梨,都让人垂涎欲滴。”

继续我们的旅程,我们来到了三风口小组。这个小组地势开阔,风大而多,四季不断。站在小组的制高点,我们可以俯瞰四周的山川和田野,视野辽阔,令人心旷神怡。杨应奎老人解释道:“这里的村民以养殖为主。牲畜在风中成长,肉质鲜美。”

最后,我们来到了魏家冲小组。这个小组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家族传说。杨应奎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魏家冲小组的魏姓家族在这里居住了数百年,他们的先祖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土地,建立了这个村庄。魏姓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了红山村的一段佳话。”

在这片土地上,每个小组都有其独特的风情和故事。红山小组的肥沃土地,小羊圈小组的牧歌,水头上小组的泉水,三风口小组的风光,以及魏家冲小组的古老家族传说,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这些小组的村民,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让红山村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守护着家园,传承着红山村的传统文化。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组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红山村更加辉煌的篇章。魏家冲小组的村民们,不仅关注着村庄的物质建设,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让红山村成为物质富饶与精神文明共融的乐园。

展望未来,红山村的村民们将继续秉承勤劳、善良、团结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让红山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小组,也将继续成为红山村发展的重要基石,见证着这个村庄的繁荣与进步。

6

在红山村绵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那些依旧充满活力的村民小组,还有一些沉寂的废村,它们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珍珠,静静地诉说着红山村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

杨应奎老人,这位历经红山村无数风雨的老人,向我娓娓道来两个废村的往昔岁月。

“大丫口废村,那是一个曾经热闹非凡的角落。”杨应奎老人回忆道,“那里的村民以种植洋芋为生,虽然生活简朴,却过得安宁祥和。然而,岁月如梭,交通的闭塞和自然灾害的频发,让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艰难。”

“大丫口废村的名字,源于村口那个显眼的大丫口,那里曾是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杨应奎老人继续讲述,“但道路崎岖,运输困难,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沉重。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大丫口废村的村民选择了搬迁,他们搬到了三风口,那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更适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