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发猓谐音石岩下 獐子传说意深藏

寻村踪 资生 6752 字 3天前

发罗箐石獐谣

发猓谐音石岩下,獐子传说意深藏。

村落生态美如画,故事流传久长扬。

引子

在这个金色的秋季,我,笔名资生,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乌蒙山脉,这个被誉为“云贵高原之脊”的地方,是我此行的目的地。而在这壮丽的山脉中,隐藏着一个名为阿旺镇的小镇,小镇里又有一个名叫发罗的村落,那里,便是我将要开启寻村踪之旅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乌蒙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乘坐着颠簸的班车,穿过蜿蜒的山路,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阿旺镇发罗村。

这里,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村落的房屋错落有致,屋顶上覆盖着青瓦,墙壁上绘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透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情。村中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几朵轻盈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站在村口,深深地吸了一口这里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我知道,我的寻村踪之旅即将从这里开始。我将用我的笔,记录下这个美丽村落的点点滴滴,将这里的故事传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

村庄概况

发罗村,位于乌蒙山脉的腹地,是阿旺镇下辖的一个小村落。这里海拔约2000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村庄四周被连绵起伏的山峦所环绕,山脉之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村庄的辖区面积不大,但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据统计,发罗村的辖区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0%,林地面积占60%。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等农作物,以及臭参、党参等药材。

发罗村的历史悠久,据村中长者所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一批逃避战乱的民众从中原地区迁徙至此,择水而居,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发罗村。村子得名于村庄附近的一座罗姓山头,山势巍峨,罗姓先民便以山名命名了自己的居住地,久而久之,“罗”字演变为“罗”的谐音“罗”,便有了“发罗”这一村名。

行政区划的变迁见证了发罗村的发展历程。在明朝时期,发罗村隶属于贵州布政使司所辖。到了清朝,村子划归云南省昭通府管辖。民国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发罗村归属云南省昭通专区。新中国成立后,村庄的行政区划几经变动,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归属于现在的阿旺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罗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村民们勤劳朴实,世代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村中的建筑风格保留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木结构的房屋、青石板铺成的巷道,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温馨的年代。

如今,发罗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政府的扶持下,村民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这里的乡村风情。发罗村,这个古老的村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发罗村的日子里,我有幸邂逅了三位村民,他们分别是李存志、杨顺金和邱菊。他们不仅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更是发罗村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以下是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村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深情讲述。

1. 岁月的讲述者李存志:李存志,这位满头银发的长者,已年过古稀,76岁的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他的眼眸深邃如古井,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无法掩映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记忆。

每当提起发罗村的往昔,李存志总是激情满怀。他指着村口那棵历经沧桑的古树,语气中洋溢着自豪与感慨:“这里,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见证历史的眼睛。这棵树,已有几百年的岁数,它静默地伫立在此,如同一位忠实的守卫,目睹了我们的祖先从遥远的故土迁徙而来,也见证了我们的子孙在这里生生不息。”

李存志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村庄的历史故事,宛如翻开了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他说:“我们的祖先,原本生活在中原肥沃的土地上,那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灾祸连连的年代,他们为了寻求安宁与生存,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迁徙至这片陌生的土地。”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李存志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他继续讲述:“起初,这里只是一片荒芜,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在此安营扎寨。大家齐心协力,开荒拓土,播种希望。虽然生活困苦,但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让这片土地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罗村逐渐壮大,人口日益增多。李存志自豪地说:“我们的祖先们勤劳智慧,他们不仅学会了耕种,还掌握了养殖、捕鱼等生存技能。在他们的努力下,村庄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了一片富饶的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李存志虽已步入暮年,但他依然心系村庄的变迁。他希望,在岁月的洗礼下,发罗村能够保持那份团结与勤劳,让这片土地更加繁荣昌盛。每当谈及这些,李存志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是他对发罗村历史辉煌和未来希望的最好证明。

2. 文化的守护者杨顺金:在村中,杨顺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而备受尊敬,他是村庄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和桥梁。他不仅精通当地的语言,还对民俗风情如数家珍,是村庄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每当谈到村里的文化,杨顺金的脸上总会露出自豪的微笑。他骄傲地说:“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习俗,这些都是我们村子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杨顺金详细地介绍道:“比如我们的婚礼习俗,它融合了汉族和彝族的文化元素。新郎新娘在婚礼上要绕着火堆走三圈,这个传统寓意深刻。火,代表着光明和温暖,象征着家庭和生活的和谐。新郎新娘绕火而行,不仅是对火元素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除了婚礼习俗,杨顺金还热情地讲述了村庄的其他文化传统。他说:“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是我们村子的传统节日——六月六节。这一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赛马是展示我们民族骑术和勇敢精神的重要环节,摔跤则考验着村民们的力量和技巧。而歌舞表演,则是我们民族音乐和舞蹈艺术的集中体现。”

杨顺金强调,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他感慨地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作为文化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杨顺金的努力下,村里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还积极地向年轻人传授文化知识,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未来文化的传承者。杨顺金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继续在村子里绽放光彩。

3. 生活的描绘者邱菊:邱菊,这位勤劳朴实的农妇,是村庄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仿佛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邱菊用自己的言语为村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我们村子的生活节奏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邱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村民们就会陆续起床,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大家会聚在一起,分工明确,有的去田间劳作,有的则负责家务。田间的劳作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庄稼茁壮成长,心里就充满了喜悦。”

邱菊继续讲述:“到了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会陆续回到家中。这时候,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味,成为了大家最期待的信号。我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着家人团聚的时光。孩子们会围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讲述一天的故事,谈论着未来的梦想。”

尽管村子的生活简朴,但邱菊认为村民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我们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她微笑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希望。孩子们都在努力学习,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

邱菊提到的孩子们,是村庄的希望和未来。她讲述了村里的孩子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我们村的孩子很懂事,他们知道家里不容易,所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放学后,他们还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邱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期望和鼓励:“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也为我们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小村庄,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都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通过邱菊的描绘,我们仿佛能够看到那个宁静的村庄,感受到村民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是一幅充满希望与温馨的画面,也是邱菊这位生活描绘者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通过与李存志、杨顺金和邱菊的交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发罗村的魅力。这个村庄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更有着村民们的勤劳与坚韧。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与向往。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在时间的长河中,发罗村的故事犹如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清朝的东川府清宁里起源,历经无数风雨洗礼,直至2000年正式更名为发罗村民委员会,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也记录了村庄从农耕社会到现代乡村的华丽蜕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追溯至清朝时期,发罗村隶属于东川府清宁里,那时它还是一片未经雕琢的璞玉,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野生动物穿梭其间。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以狩猎采集为生,他们的日子如同山间的溪流,平静而简单,遵循着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清朝末年,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寻求一片安宁的乐土,一批批勇敢的中原居民踏上了这片土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为发罗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们开始开垦荒地,播种希望,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村庄的特色逐渐鲜明。

民国时期,发罗村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动,成为云南省昭通专区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村庄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村民们勤劳肯干,善于经营,田间的玉米、小麦、土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猪、牛、羊等家禽家畜在村中安家落户。农闲时节,丰收节、摔跤比赛等庆祝活动热闹非凡,村民们欢聚一堂,共享丰收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后,发罗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土地改革让村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村民们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发罗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村民们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养殖、种植经济作物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村庄的特色产业如苹果、核桃等果树和药材臭参的种植,以及白龙潭磷矿的开采,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生活方式的翻天覆地变化,让村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2000年,发罗村正式更名为发罗村民委员会,标志着村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村民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乡村。村庄加大对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