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德彝音意深远,文化背景显悠久。
张姓人家居山坡,历史变迁话今朝。
一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我踏着湿润的露珠,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缓缓行至轿子山脚下的蚌德村。这里的空气清新得仿佛可以洗涤心灵,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宛如大自然为我的到来精心编排的一首欢迎交响曲。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每一步都让我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在山路的尽头,我抵达了蚌德村。这里,每一块石头都似乎在低语,轻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它们的故事,如同深山中的清泉,悄无声息地流淌,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勃勃生机。
在村口,我邂逅了三位村民——邹兴福、邹薛勇和杨家琼。他们的面容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眼中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的故事,如同蚌壳中的珍珠,蕴含着智慧与坚韧,等待着被发掘,被体验。
我们沿着村道步入村委会的院坝,我抬头仰望,那片起伏的山坡仿佛在低语,述说着一个古老而深沉的故事。邹兴福热情地迎接我,他解释说,蚌德村的名字源于彝语,其中“蚌”意为山坡,“德”指张姓,合起来便是“山坡上住着姓张的人家”。这个名字,如同时间的刻痕,深深地刻在历史的石板上,见证着村庄的变迁,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邹兴福手指着远处的山坡,讲述着蚌德村的起源。他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山地,张姓的先民们发现了这片土地的潜力,决定在此定居。他们凭借智慧和汗水,开垦土地,逐渐将这片荒山野岭变成了富饶的乐土。岁月流转,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这里,共同编织着这个村庄的美丽传说。
我站在邹兴福身旁,凝望着那片山坡,心中充满了敬意。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先民们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景象,他们的坚韧与毅力,让我对蚌德村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我们的村庄,就像一部厚重的历史书。”邹兴福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每一页都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每一章都诉说着我们的故事。”
在村委会的院坝里,我们围坐在一起,邹薛勇和杨家琼也加入了我们的对话。他们分享了更多关于蚌德村的故事,那些关于土地、农耕、家族、习俗的故事,如同一条条清澈的溪流,汇聚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我沉浸在这片土地的传奇之中,心中充满了对蚌德村的向往。我深知,这次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而那些关于蚌德村的故事,也将永远闪耀在我记忆的星空,成为永恒的光芒。
二
随着邹薛勇的步伐,我踏上了蚌德村的历史之旅,仿佛穿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每一滴涟漪都承载着村庄的过往与记忆。驻地麦地,这片肥沃的土地,以其所辖的蚌德村而得名。蚌德,这个名字,源自彝语,其中“蚌”象征着山坡,“德”代表着张姓,整个词组仿佛是一句古老的咒语,寓意着山坡上栖息着姓张的家族,诉说着一段古老的传奇。
在民国时期,蚌德村隶属于巧家县第三区的乌龙乡,那时的村庄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貌,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仿佛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蚌德村的归属发生了变迁,它被划归到了会泽县的新村区新乐乡,这是新时代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缩影,标志着历史的转折点。
1956年,蚌德村随着东川矿区的成立,归属于东川矿区的新村区新乐乡。矿区的开发给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958年,蚌德村正式成为东川市新村区新乐乡的一部分,这一年,我们的生活确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9年,蚌德村成立了大队,成为法者人民公社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标志着村庄集体化进程的重要时刻,村民们开始共同参与农业生产,共同分享劳动成果。1965年,蚌德村被正式命名为蚌德大队,这个名字伴随着村庄的发展,见证了它的成长。
1984年5月,大队被改为乡,蚌德村成为了法者区公所的一部分。这一变革,标志着村庄治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1988年1月,蚌德村公所设立,这是村庄行政管理的一个新阶段。到了2000年,村公所又被改为村民委员会,蚌德村正式成为法者乡的一部分。
2005年,随着撤乡并镇的政策实施,蚌德村所属的乡被撤销,村庄被并入红土地镇。这是一个更加宏观的行政区划调整,但蚌德村的名字和村组结构并未改变。2011年至2017年,蚌德村被委托给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旨在推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2018年,蚌德村重新划归昆明市东川区管理,这是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又一次重要规划。到了2019年末,蚌德村下辖麦地、梨树、丫口、大箐、老村5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特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邹薛勇向我讲述着这些历史变迁,我仿佛看到了蚌德村从一个小小的村庄逐渐蜕变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社区。每一块土地,每一座山,每一道河流,都承载着村民们的故事和希望。蚌德村的故事,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映射出村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三
在杨家琼的带领下,我走访了蚌德村的五个村民小组。麦地、梨树、丫口、大箐、老村,每个小组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如同五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蚌德村的版图上。
麦地,这个名字承载着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记忆。杨家琼站在金黄的麦田中,她的手指向那片波涛般的麦浪,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她说:“麦地,因为过去种麦子产量高而得名。”麦田里,麦穗沉甸甸地低垂,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丰收季节,那时候的麦地,是村民们辛勤劳作、希望与收获的象征。
“看,这片麦田,是我们村的骄傲。”杨家琼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每年的这个时候,麦田里的麦子成熟了,整个村庄都会弥漫着麦香,那是我们村特有的味道。”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夏天,那时候的麦地,是我们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天堂,也是我们体验农事活动、感受劳动乐趣的课堂。
而梨树,这个名字则源于村旁那一片片繁茂的梨树林。杨家琼指向不远处,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梨树,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果实。她微笑着说:“梨树,则是因为村旁的梨树特别多。”梨树下的土地,被村民们精心耕作,不仅梨树茂盛,周围的土地也长满了各种农作物,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景观。
这些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描述,它们更是对历史的传承。每一块土地的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麦地的名字,见证了村民们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梨树的名字,则承载着村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蚌德村,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志,它们是村民们共同记忆的载体。老人们会讲述过去麦地里的故事,年轻人们会从梨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实,孩子们会在麦浪中追逐嬉戏。这些名字,就像是一根根纽带,将村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递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名字可能会被遗忘,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却会永远镌刻在蚌德村每个人的心中。每一块土地,每一棵树,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故事,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被村民们传颂,成为村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丫口村民小组的田野间,我遇到了一位热情洋溢的村民,他的名字叫阿强。阿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我向他走去,他主动伸出手来,热情地与我打招呼。
“欢迎来到我们丫口村民小组,这里的人们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虽然生活简朴,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活力。”阿强一边说,一边领着我穿过一片片翠绿的农田。
我们站在一片马铃薯地里,阿强指着那些茂盛的植株说:“我们这里种马铃薯、玉米、荞麦,这些都是我们村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耐寒,玉米喜阳,荞麦则适应山地气候,我们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搭配种植,确保农作物的多样性和产量。”
接着,他领我来到了养殖区,那里饲养着各种家畜。“养生猪、山羊、土鸡,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要养殖项目。”阿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水源好,空气清新,养殖出来的牲畜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虽然阿强的言语简单,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他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前,我们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现在有了养殖和务工,我们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这些朴实的言语,如同山间的溪流,清澈而有力,它们洗涤着我心中的尘埃,让我对这里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注意到,阿强的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长期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问他:“阿强,你觉得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停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看着我,回答道:“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这里的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发展乡村旅游,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