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脚村的岁月画卷
大树脚村名大树,古老树木话历史。
自然景观树木美,大树脚下话村风。
引 言
在这广袤无垠的珙王山脉的北麓,那里坐落着一个充满故事的小镇——拖布卡镇。小镇的东南方,有一片宁静而古老的土地,它静静地躺在小江大峡谷的西北岸,那里便是大树脚村。这个村庄,如同一个尘封的宝藏,等待着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村民生活的好奇,踏上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这里的空气清新,山峦起伏,溪水潺潺,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宁静。在这里,我有幸遇到了六位村民:黄光林、朱应彪、杨德菊、冯跃进、祝德舜、廖中欢。他们是大树脚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坚韧的化身。
黄光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岁月的智慧。他向我讲述了大树脚村的起源,从古至今,村民们如何在珙王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开疆拓土,如何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热爱。
朱应彪,一个热情洋溢的中年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他向我描述了大树脚村的传统节日,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古老的民俗文化。他带领我参观了村庄的庙会,那是一场热闹非凡的庆典,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祈求平安。
杨德菊,一位慈祥的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她向我讲述了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故事,她们如何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家园。在她的讲述中,我看到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深眷恋。
冯跃进,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他向我分享了大树脚村的变化,从过去的艰苦岁月到如今的繁荣景象。他告诉我,他正在努力推动村里的农业现代化,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土地产出更多的财富。
祝德舜,一位严肃认真的村民,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历史的尊重。他向我讲述了大树脚村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迭,以及村民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他的讲述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村民们的坚韧不拔。
廖中欢,一位开朗乐观的老人,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过,让人心情愉悦。他向我讲述了村民们的生活点滴,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六位村民,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向我展现了大树脚村的历史变迁和村民们的足迹。他们的故事,如同岁月的痕迹,深刻而久远,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我将跟随这些村民的脚步,去探寻大树脚村的历史奥秘,去感受村民们的生活热情,去聆听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每一个动人故事。我相信,这些故事将会成为我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着我前行。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村庄里,我将寻找那份属于我的故事,让它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画卷。
历史的回响
在大树脚村的村口,一棵雄伟的参天古树傲然挺立,它的树冠如同大自然的巨伞,遮蔽了天空的炎热,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片清凉的庇护。老李,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静静地站在这棵古老的树荫下,他的目光穿越了时光的长河,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每一寸角落。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韵律,仿佛在轻轻吟唱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歌谣。
“大树脚村,这个名字,承载着我们的太多记忆。”老李的声音如同流水般潺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怀念,“在民国时期,我们这里还被称为拖布卡乡,隶属于会泽县。那时的村子,不过是散落山间的几户人家,依山傍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他环顾四周,眼神中充满了回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改名为播卡乡,归属会泽县。1956年,东川矿区的建立,如同春风吹拂,我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我们归属于东川矿区拖布卡区。”
老李的眼神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1957年,我们更名为因民区播卡乡,1958年,东川市因民区播卡乡成为了我们的新归宿。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矿区的建设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岁月的沉淀:“1959年,我们成立了大队,成为拖布卡人民公社的一员。1961年,我们又转到了播卡人民公社,1963年,是大树人民公社。这个名字,见证了我们从大队到公社的转变。”
老李的声音渐渐变得柔和:“1964年,我们再次回到播卡人民公社,而1965年,我们设立了新祥大队,1980年,这个名字被改成了大树脚大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小主,
他的叙述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1984年5月,大队变成了乡,隶属于播卡区公所。1988年1月,我们正式更名为大树脚村公所,继续属于播卡乡。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的名字再次发生了变化。”
老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淡淡的感慨:“1999年,东川撤市设区,我们变成了东川区播卡乡。2000年,村公所又改成了村委会,我们依然是播卡乡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他的声音变得激昂:“2005年11月,随着东川区乡镇机构的改革,拖布卡乡和播卡乡合并,成立了拖布卡镇,而我们,也变成了大树脚村民委员会。这是一个全新的篇章,我们迎来了新的挑战。”
老李抬头望向那棵古老的树,仿佛在与之对话:“大树脚,这个名字,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会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土地,讲述着我们的故事。这棵树,就像我们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我们的过去,也必将见证我们的未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村民的讲述
大树脚下守护神 黄光林绘绿乡梦
在大树脚村,村民们心中都有一位备受尊敬的长者,他的名字叫黄光林。岁月在黄光林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却如同一汪清澈的溪水,闪烁着智慧与不屈的光辉。黄光林不仅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更是村庄历史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我有幸初次踏入大树脚村,便被黄光林老人那热情洋溢的接待所打动。他坐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树下,那棵树如同一位古老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黄光林老人温和而有力地讲述着村庄的起源,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潺潺流水,引人入胜。
“这棵树,啊,它在我们村中已生长了数百年。”黄光林老人指着那棵老树,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它见证了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荒野上开疆拓土的辛勤与汗水。”
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黄光林老人继续说道:“最初,这里只是一片荒芜的草地,我们的祖先们便在这棵树的庇护下,搭建起了最初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狩猎,耕种,与大树共生共荣。”
我好奇地问:“这棵树有何特别之处?”
黄光林老人微笑着回答:“这棵树,啊,它是我们村的守护神。它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更是我们团结与坚韧的象征。每当有新村民加入,我们都会在这棵树下举行仪式,祈求祖先的庇佑。”
我凝视着那棵老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黄光林老人接着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村庄日渐繁荣,土地也日益肥沃。然而,村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始终如一。”
他停顿片刻,然后继续讲述:“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跟随大人一同下地劳作。我们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还在山坡上栽种果树。那时的生活虽然艰辛,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充实与快乐。”
黄光林老人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树脚村村民们的勤劳与智慧。他告诉我,村民们不仅擅长耕种,还精通编织、陶器制作,他们的手艺精湛,是村庄的骄傲。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了解到黄光林老人不仅仅是一位讲述者,更是一位积极的行动者。他积极参与村庄的建设,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是村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楷模。
“如今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黄光林老人感慨地说,“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辛,要珍惜当下,也要为未来不懈努力。”
在大树脚村,黄光林老人的故事如同那棵老树一般,根深叶茂,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恒的守护者。他的话语,如同历史的风,轻拂过每一寸土地,让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永远流传,永不消逝。
朱应彪:古道青苔话大横
在大树脚村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朱应彪的村民,他的身影与这片古道的历史紧密相连,他不仅是大横路的一名居民,更是这条古道历史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朱应彪老人的面容被岁月的刀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目光中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大横路,那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古道,它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将我们的村庄与世界相连。”朱应彪老人站在古道旁,手指向远方,声音中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它便是一条繁忙的商道,沟通着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我好奇地追问:“这条古道见证了怎样的历史风云呢?”
朱应彪老人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在清朝末年,这里发生过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起义的领袖就是从这里起步,引领着农民兄弟反抗封建的压迫。尽管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英勇的篇章却永远镌刻在这条古道上。”
小主,
我听得如痴如醉,朱应彪老人继续讲述:“到了民国时期,这条古道更是热闹非凡。商队络绎不绝,将货物运往全国各地。古道两旁的客栈、酒肆也应运而生,成为了商旅歇脚、交流信息的热闹场所。”
我问道:“那么,这条古道对中国的发展变迁有何深远影响呢?”
朱应彪老人微笑着回答:“这条古道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它不仅仅是商品的流通之路,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许多外来文化通过这条古道传入我们的村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凝视着朱应彪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他接着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重视古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道路,修建了桥梁。这也使得古道成为了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
我好奇地问:“那么现在呢?这条古道还有多少人使用呢?”
朱应彪老人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寻求发展,古道的使用率确实有所减少。但是,我们依然要守护好这条古道,让它成为我们村庄的骄傲,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厚重的历史。”
朱应彪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大横路的深厚情感。他告诉我,尽管时光荏苒,但古道的精神和故事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村民们会铭记这条古道背后的故事,让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大树脚村,朱应彪老人就像是一条纽带,将古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他的讲述,不仅让我领略了大横路的历史沧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条古道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杨德菊:彝乡传说三家村
在拖布卡镇的大树脚村,三家村的名字如同一串古老的密码,隐藏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这个小村落地处小江西岸的山麓,四周被苍翠的树木和蜿蜒的山路所环绕,海拔高达900米,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四季如春,一片祥和宁静的景象。
三家村的名字,源于这里最初的居民——三户人家。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开垦出一片片田地,建造了简陋的房屋,共同生活,共同抵御大自然的严酷。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家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地方。2019年,这里的人口增长到了79户,291口人,尽管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但那份古朴和宁静依旧如故,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一种永恒。
在这片土地上,杨德菊老人的身影显得格外亲切。她是三家村土生土长的彝族村民,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对彝族文化的深深眷恋。杨德菊老人不仅是三家村的居民,更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她的讲述,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将彝族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杨德菊老人的家,是三家村中最为古老的一座房屋,它的历史几乎与三家村同龄。这座房屋用当地的石头和木材建造,历经风雨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屋内,摆放着各种彝族的传统器物,如精致的银饰、色彩斑斓的刺绣、古老的木制农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杨德菊老人就会坐在屋檐下,开始她的讲述。她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将听者带回那个遥远的时代。
“在我们彝族,有三家村,便有三家的传说。”杨德菊老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虔诚,“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野地,是我们的祖先们,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一步步将这里变成了家园。”
她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三家村的历史,更是一个关于彝族迁徙和定居的故事。在她的讲述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那些祖先们穿越千山万水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和不屈。
“那时候,我们的祖先们,他们从遥远的东边迁徙而来,穿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这里。”杨德菊老人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祖先的怀念,“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生存的希望,也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在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祖先们如何在险峻的山谷中开凿道路,如何在陡峭的坡地上种植庄稼,如何在寒冷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唱着古老的歌谣,讲述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我们的文化,是山川的灵性,是风雨的智慧。”杨德菊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我们的节日,如彝族火把节,是我们团结和祈福的时刻。我们用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用歌声和舞蹈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杨德菊老人的讲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她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的文化不会被遗忘,而是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杨德菊老人的故事中,三家村不再只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地方。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迁徙、定居和繁荣,也见证了杨德菊老人对彝族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她的讲述,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彝族历史和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尊重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三家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杨德菊老人的声音,那是彝族文化的回声,是历史的回声,是未来的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冯跃进:豆腐沟边商旅忙
在豆腐沟幽深的山谷中,冯跃进老人的声音仿佛古老石板路上的回音,缓缓地荡漾在空气中,带出一串串尘封的往事。他是这片土地的忠实见证者,他的故事不仅镌刻了豆腐沟的历史脉络,更生动地刻画了商贾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豆腐沟,这个名字的由来,得追溯到我们村的独特资源。”冯跃进老人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他的语调平静而洋溢着温情,“这里的山泉清澈见底,是制作豆腐的绝佳之选,因此豆腐便成了我们村的主打产业。”
我好奇地探问:“豆腐沟为何会成为商旅必经的驿站呢?”
冯跃进老人微笑着娓娓道来:“这要从古老的铜运古道说起。这里是巧家和昆明之间商贩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川铜运古道北线通往四川泸州的关键枢纽。”
我听得如痴如醉,冯跃进老人接着讲述:“在我们村的历史上,有一位名叫李大财的商人,年轻时便在这开设了店铺,专门经营豆腐。他的生意日益兴隆,不仅吸引了周边的商贩,还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商人。”
“李大财不仅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有远见的开拓者。”冯跃进老人感慨地说,“他看中了豆腐沟的潜力,在古道上建造了桥梁,使得驮队行走更加便捷。这也让豆腐沟的商业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商贾们必经之路。”
我追问:“豆腐沟的商贾故事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吗?”
冯跃进老人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清朝末年,一位北京商人带着他的货队,沿着古道来到豆腐沟。他的货物中有丝绸、茶叶和瓷器,都是当时的热门商品。”
“那位商人说,他选择豆腐沟作为中转站,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道路通畅,村民们的热情让他倍感安心。”冯跃进老人说,“那时候,我们村的市场熙熙攘攘,商贩络绎不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腐沟的商业活动愈发繁荣。”冯跃进老人继续述说,“不仅有豆腐贸易,还有粮食、药材、手工艺品等商品的交流。夜幕降临,街道上灯火通明,商贾们的驼铃声与村民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我好奇地问:“那么现在豆腐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