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You Only Look Once: YOLO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1255 字 13天前

原本的初版YOLO技术其实在精确程度上还有所不足,毕竟,作为专注于速度的检测技术,在性能上有所牺牲也是在所难免。

但孟繁岐开始接触YOLO技术的时候,都已经出到V4了,等到2023年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到了V7,V8。

小主,

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孟繁岐就是想犯错都不知道该怎么犯。

最开始记得的就是优化之后的技术。

此时此刻,比较常用的检测技术是DPM,30FPS性能26.1 mAP,100FPS性能仅为16.0 mAP。

而这个月刚刚出来的R-CNN技术,性能虽然有一个质的突破,来到了50-60,但FPS已经到小数点后几位去了,根本用不了。

孟繁岐交出的结果则是,69.5 mAP,82FPS,58.3 mAP,200FPS。

这已经不能说是普通的超越了,简直是完爆中的完爆。

不过除了在这方面有所疏忽之外,孟繁岐实际上还是在有意识地想要做高这个性能。

纵观自己掌握的所有AI技术,唯有检测是现在阶段变现最快的。

这个功能直接粗暴好理解,易于展示。

只需要接上摄像头,给观众们实时地演示,这项AI技术可以流畅丝滑地检测出屏幕中的桌椅,人物,动植物等常见物体,就能够给观众最为直接的震撼。

像图像生成,语言对话等技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海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支撑,自己才能够实现这些技术。

而在实际的应用前景上,检测技术不仅是现阶段最容易落地的技术,它的未来前景也非常辽阔。

两三年后搞自动驾驶的企业那是不计其数,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在检测上尽力做出夸张的突破,很有助于此后自己在这个方向上的历史地位,说白了其实就是更容易忽悠到钱。

只是他第一次把握刀法,经验不足,没有切好。不慎导致比较专业的人士对此有所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