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图灵测试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1372 字 18天前

小主,

佩奇和布林当然认同这个观点,在他们看来,目前对话系统有两个方向落地比较现实。

一是智能语音客服,许多企业客服,尤其是电话客服的劳动比较简单重复,完全可以通过对话系统和语音技术来解决,孟繁岐已经很大程度上刷新了这个方向的性能指标,让落地成为了可能。

“另一个方面就是个人助理方面了,我听你的描绘,你更想要这个智能可以下沉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布林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我们已经计划做一些智能家居结合的对话技术,会和Siri比较像,可以做到通过语音来控制一些家居的开关和运作。”

“至于你所说的那种个人助理,它似乎需要相当高的智能程度,才能够针对这么多类型的事情作出回应啊...”

“在这里,对话智能其实分成了两个类别。”孟繁岐如此总结。

“第一类是任务完成型的对话机器人,第二是闲聊型对话机器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是理性机器人,一个是感性机器人。”

“前者就像是现在的Siri,又或者是谷歌准备做的谷歌Home家居智能。”

“你可以让Siri查天气,设闹钟,拨打电话;让谷歌Home开灯关灯,调低音量。”

“它识别了你语言的含义,并结合了自己的硬件做出对应的操作,这是理性机器人。”

“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再具备更多的与人交互交流的能力。”

“任务完成型对话智能一般都有特定的目标,因为确实需要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一旦任务完成,交互也就结束了。”

而孟繁岐所描绘的那种景象,则显然属于另一种,感性的对话智能,需要理解用户的情感。

并且,很多时候这种对话是没有特定目标的,比如很多人就是闲得没事要找Bing大小姐,逗她一下。

“任务完成型对话机器人它希望是对话轮数越少越好,因为越少交互越能更快地达到目标,最好一句关灯就能马上起效。”

“而具备海量知识的智能,人们可能希望能够跟它对话次数越来越多,能够持续的交流下去。”

“我想要做的,是人类可以一直跟它交互对话,却根本不会觉得乏味无聊的全新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