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致青春

第264章 致青春

本来还在认真看着曲谱的田丹琳,一听到张浩让自己演唱,于是头像拨浪鼓一般直摇。

“不行不行!我不是专业的歌手,而且你让我在舞台上表演乐器演奏没问题,但是你让我演唱,不行不行!”

此时田丹琳浑身抗拒着张浩的这个提议,甚至还将张浩的曲谱扔给了他。

而作为乐子人的王慧则是一脸不嫌事大的在旁边凑着热闹。

“小琳,你怎么就不行了?你平时不就挺喜欢唱张浩的歌吗?我记得唱的挺好的呀。”

田丹琳从旁边听到王慧的话之后用手轻轻的拍打了她一下,随后又翻了一个白眼。

“那不一样!平时唱歌自然可以随随便便的就唱了,但是在那么大的舞台!那么多人!我又不是专业的歌手,我不行的!”

“要不我还是拉小提琴吧?阿浩你来弹钢琴,顺便演唱,到时候再让小破站找一个音乐区up主来吹圆号。”

张浩听到了田丹琳强烈反对的声音后,也不想强求,只是觉得很可惜。

张浩一直觉得田丹琳的声音很好听,偶尔在家里面练习演绎的时候,他也会让田丹琳用女声的方式演出,以此来找灵感。

当然不仅仅是这样,其实张浩在平时观察和注意当中,就发现田丹琳也是一个爱唱歌的女孩。

只不过田丹琳在唱歌上面的自信就和她从小到大培养的乐器没有办法比。

张浩很明白这种情况,人对陌生的东西总是会感到不安和害怕。

就像之前的张浩一样,他连走上讲台,在熟悉的同学面前演讲都不敢,但是现在他早已不再害怕在舞台上唱歌,可以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歌声和真实的自己。

其实在小的时候,在童年的时候,其实大家都不是很害怕在大庭广众,可以在人员密集的情况下表现自己。

张浩还记得小的时候自己非常的皮,其他的孩子也是非常的皮和外向,都很喜欢表现自己。

可能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家长,老师,长辈都在教会你一些规矩,好多人都在教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但是这些所谓的应该做什么和规矩,其实本质上告诉你的是哪些不能做。

在这样一个长期灌输以及不停的学习和认知下,慢慢的我们也都变得不再像小的时候那么外向,那么爱展现自己。

不再那么皮实和爱闯祸,变得好管教了。

张浩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说好好吧,它剥夺了人的天性,说不好吧,其实也是在教会我们怎么做人,怎么生存和怎么融入大众。

有的时候张浩觉得很多东西真的不能只从一个事物的表面去出发看,都是应该有多元性的思考。

以前张浩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不爱思考,那个时候他只是看那些短视频和小说,只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和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是升学之后的张浩在经历了之前那些事情之后,同时可能也是因为年龄在不停的增长,所以人总是会成长的。

现在的张浩在换了一个环境后,开始爱思考了,但是也是被很多契机所推动的,张浩也不知道这种成长到底算是好还是坏。

张浩记得专科毕业前,专业课的导师波哥在最后一节课的半个小时里,没有教张浩他们这些学生其他的专业知识,而是分享了他这么多年来的见解和对他们未来的建议。

张浩他们是波哥带的第一届学生,所以波哥和张浩他们的感情很好。

在这最后一节课的30分钟里他只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学会独立思考或者叫做反向思考。

波哥告诉大家,人一定要学会思考。

你不能只看到那些媒体想要给你看到的东西,时不时的你也得看他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环境发布了这样一个消息,同时你也得看他们的对立面又是发着什么样的消息。

只有综合很多因素的时候你才能看明白很多的消息,不再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