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身着绯袍的内阁首辅方从哲赶忙拱手还礼,随后赶来迎驾的官员们便默默整理起身上的衣衫,并按照官位品秩调整站位,表情各异的盯着黄得功逐渐远去的步伐。
此时已有心细的百姓注意到,相比较天子前些时日出京的时候,此时在永定门外接驾的队伍好似"缩水"了不少,作为天子幼弟的信王由检也没有露面,倒是坐实了坊间关于其"病重"的传闻。
约莫盏茶的功夫,官道上突然传来了若有若无的脚步声,众人脚下的土地也隐隐有些晃动之感。
下一秒,明黄色的日月军旗与大明龙旗猛然于尽头出现,并在头顶烈阳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
尽管大明天子的车驾尚没有露面,但官道上早已有情难自抑的百姓们自发跪倒,并声嘶力竭的呼喝着。
自武宗皇帝之后,大明朝终于又出了一位"马上皇帝",且以雷霆手段,平定了一场发生在帝国腹地的叛乱,实在是让他们与荣有焉。
听着耳畔旁此起彼伏的呼喝声,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大理寺卿邹元标等"东林骨干"虽然面不改色,但却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自古以来,军功便是最能提升天子威势的方式之一,更别提是由天子亲自指挥,且御驾亲征的战事。
这才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天子于民间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怕是已然不亚于昔日那位御极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了。
他们东林党有关于"众正盈朝"的宏愿,此生怕是难以实现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袍泽的感情波动,立于队伍前列的内阁首辅方从哲突然晃了晃有些僵硬的身子,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臣,方从哲,刘一璟,叩见陛下。"
"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终于,随着大明天子朱由校在身旁数十名戍卫的簇拥下,缓缓行至永定门附近的时候,首辅方从哲赶忙率领着在场的文武官员们朝着天子躬身行礼。
另一侧,英国公张维贤也领着在京的勋贵们迎接圣驾,满是褶皱的脸上充斥着溢于言表的笑容。
"众卿平身。"
默默环顾了一圈在场的朝臣们和勋贵们之后,天子清冷的声音于永定门外的空地上响起。
尽管天子出京不过一月有余,但不少官员却觉得眼前高居于战马之上的朱由校隐隐有些陌生,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便具有十足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