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左春秋的专访

“不必如此拘谨,我痴长你几岁,不妨叫我一声叔叔,”左春秋拆开一包华子,给张冠递上一只:“来一只?我的存货可是真的不多了。”

张冠摆了摆手:“教练不让碰这个。”

“不让你们碰,他自己倒没少碰。不过你们不抽烟也好,职业球员嘛。”左春秋自顾自的点上,继续说道:“我在亚平宁从事足球报道很久了,报道着老外们的喜怒哀乐对我来说实在有些难以感同身受,我就一直盼望着能看到自己的同胞在亚平宁崭露头角,也好亲手把这份喜讯传递回去。盼着盼着,就把自己从青年盼到了中年,从满头青丝盼成了地中海,在最想看到希望的时候什么也没盼到,却在我快要退休之时熬出了头。”

程立雪突然发现,对于这位做事循规蹈矩一丝不……呃,苟的恩师,自己的了解并不十分全面。

“孩子,年纪轻轻就孤悬海外,这滋味不太好受吧?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肤色发色,都让你感到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没办法,你只能把精力投入到工作里,毕竟这是唯一能让你感受到些许公平的事情;你必须加倍努力,用工作来正面回应周边那些异样的眼神。可你逐渐发现,你的努力反而让同事们对你敬而远之,能常伴你身的还是只有工作。跟工作相处的时间越久你就越优秀,也变得越孤独;越来越孤独的你也只能以工作来消遣,你变得愈发的优秀。我说的对么?”左春秋说完这一大段话,深吸了一口香烟,舒缓着情绪。

“呃……”张冠犹豫了片刻,回应道:“好像……不是很对……”

“哦?说来听听呢?”左春秋顿时来了兴趣。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来亚平宁后,只办了三件事,就是训练、比赛、进球,这期间很自然的就有了一个两个乃至很多朋友,再然后就是今天你们看到的这样。”张冠如实说道。

“就能如此简单?”

“甚至可能还更简单……”

左春秋一拍脑门,感慨道:“看来人和人的悲欢并不是互通的,原来小丑竟然是我自己——我是说为什么我当年会那么苦……”

“我倒是想到一个词——继承,所谓‘继承’,乃‘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之意;正是有你们这些前辈们筚路蓝缕辛苦耕耘,我们这些后来人才能在前辈的基础上越来越轻松;而我也相信,后辈人肯定也会继续在咱们共同打造的基础上生活的更加惬意,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华流会成为主流,东方文化会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在那个时候,想必叔叔你是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十分有价值的。”张冠字斟句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