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长年累月的优秀表现收获了众多老板的追捧,最终十分热衷于中锋战术的莫拉蒂斥巨资把克雷斯波抢回了家;当时的克雷斯波觉得,或许这家拥有忧郁气息和融洽氛围的豪门,是能让自己彻底发挥潜力一飞冲天的家;
然而事与愿违,一个赛季下来,尽管在欧冠中有非常优异的表现,但联赛里的糟糕表现以及与主帅库珀的矛盾,让克雷斯波不得不接受远走英伦三岛的命运,不过1800万英镑的高昂转会费和斯坦福桥聚光灯下的疯狂追捧,让克雷斯波下定决心要在斯坦福桥再度崛起,那个时候,他28岁;
克雷斯波有些焦急,28岁了,再不加油就来不及了啊。
好在按常规逻辑,28岁是正当巅峰的年龄,甚至应该是彻底奠定“世界最佳中锋”地位的最好时机。
然而现实却不那么讲逻辑,巅峰期的克雷斯波始终无法完全融入球队,表现甚至不如初入欧洲之时——无奈之下只能在英伦半岛和亚平宁之间辗转,随着进球数字的锐减,他好胜的心气也日渐消磨。
然而2005年5月25日的伊斯坦布尔球场,当克雷斯波在这场欧冠决决赛的上半场就已梅开二度帮助球队三球领先时,即将而立的他感觉自己甚至一度触碰到了“世界最佳中锋”的光环,只需下一个45分钟的刻度走完,就能顺势一跃而起揽入怀中。
然而,又是然而——生活中就是有这么多的“然而”——伊斯坦布尔奇迹的轰然降临,让他不得不相信,求之而不得或许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所以当2006~2007赛季,重回国际米兰的克雷斯波斩获了20个进球时,内心却已然古井不波——名头上有个“之一”也挺好,克里斯蒂安·维埃里和安德烈·舍普琴科头上不也有“之一”么。
“世界最佳中锋”,这个已经封尘在内心深处的追求,从一个不算熟悉的年轻队友口中说出时,有些让人感怀,那个初登赛场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一去不返了,想想伴随着飘逸长发一同逝去的岁月,克雷斯波鼻头有些发酸。
”年轻“这两个字要是能回来,该多好啊!
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