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刘钢铁从杜伊做了个“你懂的”的眼神:“他好像完全能够无视那些场内和场外的压力,该踢球时认真踢球,该踢人时也不含糊,这种混不吝的性格,我很喜欢。”
“这次本土奥运会,咱们有东道主的优势,享受着数以亿计的关注;但那数以亿计的可不止是欢呼,更是让人难以喘息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转化为质疑乃至是谩骂。”
“即便是我这个四十好几的老汉,面对从未参与过的奥运赛场,也是心怀几分忐忑的,更遑论这些尚未在职业生涯经历风雨的年轻人了。背后是全国人民的关注,在举世瞩目的赛场上,在数万名父老乡亲们面前,我担心他们会受影响。”
“但我想张冠应该没问题——只身一人闯荡国外,从无名小卒到声名显赫,比鲜花先到达的肯定是嘘声和质疑,直面这种压力,想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他都顶得住,奥运会应该也顶得住。”
“你对张冠评价很高嘛——所以你觉得他应付这些场面,是小意思?”
刘钢铁又吧嗒了一口烟:“毕竟是奥运会,说小意思有点太狂了,中等意思吧。”
“那还等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赶紧公布名单吧!”
真累啊!
结束了十几个小时的航班,张冠手脚都有些酸麻——曼奇尼把昨天下午的加练加倍了,还美其名曰给国奥队送去更强的张冠。
刚才在飞机上睡觉时一路都在梦里做俯卧撑。
怪不得以前中日韩球员在欧洲很难成功——实力是一方面,但在联赛进行中,动辄跨越几千公里回亚洲参加国字号比赛,让效力于欧洲俱乐部里的东亚球员处境十分尴尬。
尤其是在亚洲尚未执行国家队比赛日的时期,哪位欧洲教练会允许球队中坚力量经常缺席?所以他们在球员引援时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也在所难免。
接机处的喧闹打断了张冠的思考。
“那个是不是张冠?”
“好像是,总算等到他了!”
“确实是他,快上,别让他跑了!”
“张冠你好,我是XX报的记者,请接受我们的采访……慢一些……请不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