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篇篇报道中仿佛能够窥探到当年事情是怎样一步步朝着无法挽回的方向发展的,从一开始所里说正在调查,请大家谨言慎行,再到后来所里干脆不再回应跟秦所相关的事情,这在当初看来,不回应等同于默认,相当于把秦所往深渊里推了一步。
明明那个时候秦所已经因公殉职,但那些吃人血馒头的媒体还是不肯放过他,用一些触目惊心的标题来形容秦所的事情,甚至在警方还没有做出结论之前已经率先给秦所定了罪。
所谓百口莫辩,此时此刻的朱檬都能感受到那时秦所的家人该有多绝望。
没有人能替他们说话,没有人站出来告诉他们秦所是冤枉的,好像所有的话题都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方向而去,在那种情况下,秦所的家人能够坚持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朱檬忽然有些理解朱琴了,朱琴是在秦所死后的第二年才离开的,当初她应该也坚持过吧?也希望能够替丈夫洗清冤屈,哪怕人已经死了,可这些骂名都不该由一个因公殉职的人承担。
然而,等来的却是给秦所的定罪,似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默认了那个女人的供词,认定是秦所做了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些在一篇又一篇的报道中也能窥探一二。
朱琴应该是再也承受不住那些人的恶言中伤,所以才选择了离开,但是没有人料到朱琴走的时候没有带走那么小的儿子,而是把小儿子丢给了老太太抚养,爷孙俩那几年一定遭受了许多白眼或是恶言,能够忍受过来走到今天,该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朱檬难以想象那时的秦嘉玮和亲奶奶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情坚持了那么多年,在所有人都认为秦所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时,他们一定坚持着想替自己的亲人说话,可一次次,在恶言恶语面前,语言显得无力又苍白。
而这一切的起始,正是因为那年秦所救了朱檬。
如果他没有为救朱檬而因公殉职,如果他能替自己说话,也许这些中伤和诋毁就不会轻易被扣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