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快二十年,荆海波早不是那个四处碰壁、婚姻触礁的失败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打拼,他从四川到上海,创立了仟和集团,主营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如今已经做到国内同行业排名前五。
王卉林:“参照N公司和B公司,他们的研发经费可都不低于每年营收的10%。”
邓青丛:“众所周知,N公司和B公司是行业头部企业,他们这两年基本已经完成产业布局,但我们的布局还在攻坚阶段。今年为了收购有锂矿开采权的西北公司,我们资金链差点断,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研发上这两年只有辛苦一点。”
马达:“是啊是啊,刚好国家这两年扶持政策好,我们得紧抓政策红利,先把产能搞上去,研发晚两年不耽误事儿。”
研发和生产,就像跷跷板的两边,这个多了,那个就少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恰恰销售占有优势,研发自然要向生产让步,这是管理层大多有的想法。谁能看着销售带来的现金流而无动于衷?
王卉林面上没有情绪的波动,他带着微笑看着荆海波:“荆总怎么说呢?”
荆海波喝了一口咖啡:“卉林提得非常好,什么是我们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研发。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公司这两年为了做产业布局,资金链上确实比较紧张,所以这两年,我认同马总和邓总的看法。卉林,再坚持两年,以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都在研发上。”
王卉林的表情没有变化,仍旧微笑:“我听荆总的。”
马达松了口气,补充道:“我也听荆总的,没有荆总带领,仟和就没有今天。”
荆海波笑:“你最近吃的好东西不少啊,越来越会说话了。好吧,青丛,我们开始今天第二个议题。”
邓青丛:“今天第二个议题是关于收购深圳洪顺公司的,这也是我们仟和进行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棋。洪顺公司主营电池级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酯,如果将洪顺公司纳入麾下,我们仟和在电解液方面的定价将不再受制于上游企业。”
马达:“公司年中的时候已经请第三方对洪顺进行了财务、经营状况的调查,该收购就收购,洪顺那边的产品质量不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邓青丛:“年底了,公司要结算的地方太多,避免资金链受影响,财务部提议,让负债率最低的四川云鼎子公司办理收购洪顺公司的事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和人力资源压力。”
马达:“云鼎那边的罗霖辉,生产运营上的一把好手,管理工作也做得好,交给他们我放心。”马达分管生产运营,各地分公司、子公司都属于他的分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