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二种情况不具有普遍性。
这里只谈第一种!
从商业来讲,只要公司永远偿还利息,那么这笔钱,公司就能永远借下去。
而公司完全可以疯狂借债,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假如」毛利润是5%。
缴税是1%,偿还利息是1%,支付员工工资等必要成本等2.92%,而公司老板剩余利润可能只有0.08%。
这看起来公司老板的利润很少,但如果这个基数是100亿呢?
一年八百万的收入,是不是就很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0.50%),就会引起全世界无数中小企业倒闭的核心原因。
因为全世界很多中小企业,就是通过上述的脆弱链条,支撑并运转起来的。
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就会吸引资金流向米国,赚利息。
而各国央行为了避免本国资金流向米国,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就必须本国银行同样加息50个基点(0.50%)。
而银行不是开善堂的,是不可能凭空承担加息50个基点(0.50%),这个加息就必须转嫁给借钱的公司。
从上述链条可知,缴税是1%,偿还利息是1%,支付员工工资等必要成本等2.92%,而公司老板剩余利润有0.08%。
假如原本贷款利率是5%,现在的利率变成5.50%,利息增长10%。
这就相当于偿还利息从1%,增长到了1.1%
于是乎,毛利润是5%,现在需要支付的成本是5.02%。
相当于,老板每年净亏0.02%,也就是200万。
于是,这个链条就直接崩溃了……
至于你问为什么,这些老板敢于玩这种钢丝游戏?
答案就在于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这四个字上。
简单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资不抵债,不能罚没老板个人财产。
所以,现代公司不仅是这种杠杆运行。
且为了避免出现连带责任,往往将不同行业,独立注册成一家新公司。
鹅城集团无疑就是这样的运行的。
而鹅城旗下各个开发游戏的工作室,就是一家家独立运转的子公司。
而除了这些亲儿子公司,旗下还有一群入股收编的干儿子游戏公司。
而鹅城在国内,采用的是最不要脸的9:1模式,也就是运营拿9,研发拿1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