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队队长是我们镇的供电所所长,比我爸年长两岁,奶奶跪下后他懵了,反应过来后他慌忙扶起奶奶,带着稽查队离开了,”李承恩跟胡以为碰下酒杯,笑着说,“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罚款是交了的,童所长垫的钱。”
胡以为把杯中的啤酒喝了个精光,似有所悟:“那个童所长,是童盼盼的父亲?”
李承恩点了点头:“他可能忘了,我却记得。”
胡以为又夹了块羊肉想问问李承恩家乡的现状,想了想只是摇了摇头。
现在的农村经济条件确实有所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生计,农村的青壮年大都进城务工,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童,而凭借劳动力打工,或许一时半会经济方面有所改善,但长远看,乡村还是那个相对变化不大的乡村,穷还是穷。
一个地区要想真正富裕,必须有拉动产业,胡以为根据李承恩平常的描述,知道顺昌是农业大市,连个像样的工业都没有,至于茨淮两岸,除了老弱妇孺和土地,还有什么?
李承恩闷头喝酒,他有说出回乡创业的冲动,可是细细想想,真是不切实际。父母为了跳出农门风吹日晒,不仅在顺昌城扎了根,还把他送进了名牌大学。眼看他考取津南大学研究生,具备留在大城市的条件,这时他要回家乡创业......暂且不说李承恩自己要经历多少思想斗争,单单父母那关就过不去。
小主,
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心胸大格局,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楷模或致富标兵,生活中大多人都是平平凡凡的灵魂,有私念有虚荣,更有自己的取舍。
可是想到奶奶那一跪,想到那些赤脚在茨淮大地上奔跑的留守孩童,再想想那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乃至为了改善生活嫁到外地的姐妹,李承恩不读研究生回乡创业的冲动越来越激烈。
李承恩从未见过面的太爷大字不识一个,为了挖茨淮新河长眠与这片大地。他为什么这么做?还不是一种摆脱贫穷的执念,为了子孙后代的奉献?
很多时候人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