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镇上来人

茨河浦位置偏僻,贫穷落后,所以只要镇里能看到一点希望,就会做宣传,以便带动茨河浦脱贫。

不过这也间接印证了一点。茨河铺的镇领导班子是靠谱的,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的。之所以收效甚微,无非是没找到门路。

这倒不是说镇领导的能力差,实则是客观环境所致。一个地区要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人才,而茨河铺好不容易培养一两个人才,都跑得无影无踪。所以茨河铺的穷,是综合因素导致。

李世杰直勾勾望着李承恩,颤声问道:“承恩,咱们这里,真能靠蔬菜大棚富起来?”

李承恩想了想,正色回道:“蔬菜大棚在其他地区正在发展,甚至有的地方很成熟了,我们这里还处在起步阶段,大有可为,如今镇领导要来蔬菜大棚参观,就是想看看蔬菜大棚的效果,如果可行,肯定要大力推广。”

言下之意,只要推广得当,茨河铺就有富裕的希望。毕竟反季节蔬菜在茨淮地区有市场,供应方面几乎被南方垄断了。茨河铺的父老乡亲只要抓住机会,占据相应的市场份额,致富不敢讲,脱贫是一定的。

当然,如果茨河浦以此为基础,发展产业链,打造自己的产业园区,还能够吸引投资,那个时候就真是做大做强了。

当然这些李承恩没敢说,因为这只是一个期望,要把这个希望实现,各方面都要努力。

”我儿子出息了,出息了啊!”林文娟兴奋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一遍遍念叨着......

镇上的领导第二天果真来了。

几个身穿黑羽绒服的人,乘坐一辆小车停在了大队部门口。

村里的大队部好多年没翻新了,依旧是青砖大瓦房,会议室里几张桌椅摆放着,一个话筒,一个喇叭,还有一个大音响,这便是大队部所有的设备。

李文龙带着李承恩给他介绍镇里的几位领导。

李承恩一个个开口问好,很是客气。

那些人笑着看了看他,也礼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