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传统文化的希望

李承恩点了点头。

艺术作品最耗心神,老爷子年纪大了,又取得了那么高的成就,也该休息休息了。更重要的是,程氏剪纸也不是没有传人。李承恩纵然是门外汉,却也能从剪纸作品中看出,程方梵的天赋不比程陆鸣差多少。老爷子半隐半退,也算给程方梵腾出空间,让她向艺术的最高峰攀登。

他取过一幅程方梵的作品,细细端详之后,皱起了眉头:“怎么了?”

李承恩老老实实回道:“我好像在网店上见过类似作品。”

“你当然见过,这是获奖作品,报道刚出,就有厂家开始抄袭了!”程方梵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心血,言语间有些无奈,“维权的成本太高了,只能作罢,我们这一行,深受盗版和工业剪纸之苦啊。”

李承恩也叹了口气。

盗版就不说了,这玩意儿别说剪纸,在很多领域都是个大难题。至于工业剪纸对手工剪纸的冲击,更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儿。

工业剪纸由于机器批量生产,既便宜,款式又好看,很受大众欢迎,而传统手工剪纸不可能批量生产,由于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售价也高,所以目前在市场上经常出现滞销的问题。

程方梵这次回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带动传统手工剪纸前进,带领程氏剪纸进入新的天地。

“但是即便再苦再难,程氏剪纸的原则也必须坚持,爷爷说,剪纸必须用刀去剪才有灵魂,程氏剪纸如果借助机器,放弃了手工制作,就是突破底线,也就没了灵魂,自然也没了坚持下去的必要,”程方梵拿着这幅作品坐了下来,问李承恩,“你觉得这些作品美吗?”

“很美,说实话,第一印象跟那些工业剪纸差不多,细细欣赏就会发现有着显着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这里,”李承恩指着《老鼠娶亲》的下角,正色道,“这只老鼠的嘴角是弯的,能感受到它的喜悦,可是隐隐间有蕴含着什么。”

李承恩毕竟不是专家,自然说不出这幅作品高在哪里,可是能看出这一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程方梵越发觉得自己选对了人。

她先前也给方泽看过她的作品,很多时候,方泽都是应付了事,但是李承恩,真是用了心。可能是找到了知己,程方梵也就打开了话匣子。

“手工剪纸自然是很美的,无论是选纸,还是设计,亦或是动手裁剪,融入的都是匠人的心血。”

“比如我身后这一批剪纸用纸,它的名字叫万年红,工业机器做不出来的,只有专业的手工作坊才能制作,它们可以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褪色,所以万年红剪出来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品,老一辈子留下的东西,有些还是极好的。”

有些传统文化确实是极好的,是值得发扬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浮躁,再加上西方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比如西方节日的盛行,什么白色情人节,圣诞节,更甚至还有万圣节,年轻人过得一个比一个多,这些节日一个比一个火,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又开始推波助澜。

反而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少了。

中秋节吃月饼的人越来越少了,春节纵然没受太大的冲击,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发展手工剪纸,难度可想而知。

李承恩放弃唾手可得的保研,选择回乡创业一样,在很多人看来是开倒车,是不识时务,遇到的困难用脚想想都知道,然而,难并不代表不做,程方梵也是这样。

她从小就接触剪纸,走路还不稳的时候,就拿起了剪刀。

老爷子是剪纸大家,她耳熏目染之下,自然也爱上了这种技艺,迷上了这门艺术。所以她想剪出最美的作品,让人们感受手工艺术之美,让人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族镇守使

“在津南大学任教,其实校方开的薪水并不是很高,但是我得去,因为津南大学的学生素质高,以后可能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让年轻人了解剪纸,才能让剪纸发扬光大,让精英学会欣赏剪纸,剪纸艺术作品,才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程方梵胳膊撑在桌面上,双手托着腮帮,自顾自地说道:“所以我很认真,从备课到讲课再到课后辅导,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生怕学生不

八零肥妻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