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南方中原文化差异

她说起买菜时的经历,全家人哈哈大笑。

在小区门口一个批发鸡蛋的商铺,她说要一个鸡蛋。

店主好像没有听明白,问她要多少。

她伸出一根手指,“一个”。

店主沉吟片刻,拿了一个鸡蛋递给她。

问“多少钱”。

店主说,“算了吧,能在这儿买菜,肯定都是这附近的邻居,一个鸡蛋,没办法收钱,不要了。”

她反而不理解,“买你的鸡蛋连钱都不收,这生意怎么做啊,不赔钱才怪。”

她想再验证一下,于是在第二家批发鸡蛋的商店,她伸出手指,要两个鸡蛋。

她说认为那个卖鸡蛋的老板应该是认识我的,看到她称呼“李峰媳妇儿”。两个鸡蛋,还是没有办法收钱,只好说,你拿走吧,下次一块儿给就好了。

妈妈告诉她:“我们买鸡蛋一般都是三十、五十个,甚至上百个一起买,或者几斤、几斤的买,你要一个,人家确实不好收钱。”

她说不管她在哪一家买菜,对方都好像看稀奇一样看着她。半根大葱没要钱、半个萝卜没要钱、四个红尖椒没要钱……

我说这儿不是在深圳,我们买菜没有这样买的。好像买肉时不要个三斤两斤,店家都不想卖给你。特别是冬天,买白菜按麻袋买、芹菜、大葱一捆一捆买。

她说笑了:“买五块钱的纯瘦肉,让老板帮忙切成肉丝,犹豫了好久,才有点不耐烦的帮她切。”

妈妈让她去楼下菜店买点“颜菜”,她找了半条街没有找到哪儿卖“颜菜”的,给我打电话,才明白就是她平时所说的“香菜”,妈妈说的话是“芫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