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互怼

“那《射雕》剧组那边可要等急了。”

“唉,其实我也早点回去,但没办法。”

李唐和周讯聊了一会儿,但很快就被兴致勃勃的伍市贤打断。这货虽然离最佳短片的金狮奖杯只差一步,但还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心态,相当放得开。用他的话来说,这次能够拿到短片单元的特别奖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经历了今天的颁奖典礼,李唐大致也有所感悟。别看所谓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欧洲三大之一,想要获奖,除了本身作品优秀之外,还需要运气和人脉。

比如这次印度电影《季风的婚宴》能战胜呼声很高的奥地利电影《狗日子》,可能就差评委会里没有一个奥地利评委吧。

而自己获奖,李唐更愿意归类于运气,或许出于平衡的考虑,评委会需要一个亚洲面孔来拿这个奖项。

当走出电影宫,早已守候在外面的华人记者一哄而上,一个看起来个子矮矮,胖嘟嘟的年轻女记者跟一头小奶猪一样冲在最前头,第一时间把手里的录音笔递到李唐面前。

“李老师,我是南都报的记者,我叫元蕾。恭喜您拿到逆流而上单元的影帝,请问此时此刻您有什么感想么?”

“当然是高兴,很荣幸第一次参加国外电影节就能拿奖。当然我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离不开我们的程导、女主角范彬彬,以及全体剧组演职人员的帮助。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成就了这个奖项。”

如今李唐说起这些场面话来,就跟老母猪翻胸罩,一套一套的。

“您这次拿了奖,对以后的工作会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李唐笑了笑道:“我只能说一切如常,该拍戏拍戏,如果没有新的本子,那么该休息休息,谈不上有什么新的规划。”

这位叫元蕾的南都报记者还是李唐在电影节期间遇到的来自传统媒体的记者,加之他之前接受过《南方周末》的专访,对这家媒体印象一直不错。他知道南都报和《南方周末》是一家的,并不介意多聊两句。

于是又道:“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次能够走到威尼斯就已经是胜利了。来到威尼斯一方面是来学习,看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接触了很多国际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就我个人而言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卖片,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那片子卖的怎么样?”

“我们已经和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艺术电影院线法国k2公司达成合作,将由他们代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

李唐当然不会放弃今天这个宣传机会,又道:“我们这部电影在电影节上放映了两场,相当受欢迎。我想k2公司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跟我们达成代理合作。《第三个人》将于十月十一日将在国内上映,我希望国内的观众也能喜欢我们这部电影。”

他话音刚落,其他记者等不及了,马上就有一个戴眼镜操着拗口的普通话提问道:“我是《苹果日报》的记者。请问李先生,之前你曾对《香港有个荷里活》提出了批评,如今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没能获奖,是不是可以认为正是你的不恰当的负面言论所导致呢?”

嚯,好大一顶帽子。

李唐看了一眼那位提问的眼镜哥,他心里很明白这位港媒记者明显是不怀好意,他的提问就是挑衅,但如果你因此生气,那就正中对方的下怀,是你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唐一脸云淡风轻,扫视了一圈,果然那些记者一个个都用充满期盼的目光望着他。问题越敏感,无疑越有新闻价值。

“首先,我想声明一点,我并没有对程果导演的《香港有个荷里活》这部电影进行过批评,我只是从我个人角度说过,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