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十年篇(二)

井岚下意识捏住了抱枕的一角:

“小共振.....”

是的,国外的歌王们上台就用上了第三代情绪话筒,这一代情绪话筒完全破译了小共振的增幅,哪怕歌手不用学会小共振,话筒自然能够转化出小共振的频率。

之前傅杰研究了好久都没弄出来,只弄出来了个雏形,没想到短短一两年的时间,老外已经破译了小共振的震动频率。

陈奇也知道,就他们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小共振被破译是迟早的事情,毕竟是技巧流而不是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情绪流。

有技巧,就有公式,区别就是难易程度。

二代的情绪话筒其实已经有小共振技术的雏形了,但就短短一年的时间,第三代小共振出来了。

这对老一辈歌手而言有麻烦了,因为目前学会小共振的歌手都是年轻人,老一辈歌手越厉害的越难掌握,因为他们的身体基本上定型了,很难在开拓肺部潜力。

并且他们的技巧也是早就炉火纯青,对于新的技巧学习难度会更大,因为要和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作对。

这下有了三代情绪话筒,国外的老歌手们就等于是多了一个小共振的增幅,优势瞬间超过了国内的老牌歌王歌后们。

并且....这一场也是有其他国家的歌神下场的。

原本伍昭文自身实力强过他们,但在小共振的增幅下,他却反而弱了一分。

毕竟歌神之间的差距真的不大,除了那些有绝活的可以大幅度增强感觉。

小共振就是这样的绝活,却被科举破解普及了。

一直看到了半夜,看完上下两个半场的比赛,韩晚霞和伍昭文晋级了,但晋级的排名有些不妙。

韩晚霞小组第三,伍昭文小组第二,他们上面都压着一位手握三代情绪话筒的歌神。

看完初赛,陈奇有些头疼:

“我又犯了个大错吗.....”

井岚轻轻拍着他的肩膀:

“没事的,你公开技巧也是为了让音乐的世界更美好,与你无关。”

陈奇摇头:

“我倒不是说这个,我是想说这第三代情绪话筒能够直接带入小共振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我。

“我曾经用过他们的二代情绪话筒,说是二代,但那个话筒只有一支,一直都在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