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集体开挂

“田径运动员会去适应他们比赛的场地,而咱们这群人今年最主要的就是去适应话筒,而不是适应舞台。”

“今年所有的比赛话筒都是统一发放的,我查了一下数据,他们的话筒水平差不多等于我们的祥龙一号,最纯粹的大师级话筒。”

陈少荣感慨:

“祥龙一啊...当年可是我梦中的话筒啊。”

何琛提醒了一嘴:

“只是性能类似,但影响演唱因素的东西有很多,话筒的分量,话筒的手感,甚至话筒的收音侧重都会影响最后的舞台呈现。”

“而且我听说款式不止一种,似乎不同的比赛都会发放不同侧重效果的话筒,就像你唱民谣的话筒需要一些干净的声音,但唱摇滚的话筒始终需要多一点降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别是像咱们这些要参加多个项目的,我们就要适应更多的话筒。”

陈奇听明白了,大致意思就是话筒会有侧重的方向,但总体水准就是在祥龙一号的水准,除了一些项目需要的特殊侧重科技,其他的增幅科技一样都没有:

“那这工作量还是有点大的,不知道能不能试完....适应一支话筒要看感觉的,感觉好的一两把就适应了,感觉不好的越用越别扭。”

何琛其实也不知道到时候的话筒是什么样,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改革的奥运会:

“总之七月份我们主攻话筒适应吧,至于舞台的适应...我想这一年你们也都差不多了。”

在前一年大家陆续回归后,都是请我们世界各地参与项目的,对舞台的感觉也在那段时间里面拔升到了最高。

简短的会议开完,陈奇回屋研究着话筒数据。

他有一个外挂,演技模拟空间。

只需要把话筒的数据导入进去,他就可以提前适应话筒。

而今年参加奥运会的这群人都是有印记的,他可以消耗人气值,把适应的场所同步的转移到每一个人的梦里,也就是说中国队领先了世界半个月开始适应。

毕竟到时候到了那边适应话筒时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给你一直适应,其他人还要等着用呢。

夜晚,陈奇活动了一下手腕,看了眼时间感觉大家基本都睡了,决定开始干活:

“那么,集体开挂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