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勇破星宿八卦阵

冯教授也不含糊,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李显(656 年 —710 年),原名李哲,乃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 年至 684 年、705 年至 710 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 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 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 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 年)复位。”

杨心听着冯教授的长篇大论,掐着指头,嘴里念念有词,跟个算命先生似的算了半天,最后一拍大腿:“照这么算来,李显的生肖应该是龙!”

这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龙对应辰时。可这些生肖图像就像调皮的孩子,根本不按顺序排列,全都打散了分布在各处。眼下的难题是,这蛇和龙的生肖画得那叫一个像,简直就是双胞胎,让人傻傻分不清。

“管他那么多干啥!两个都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又不用人上去。” 蒋内涵大大咧咧地说着,一边随手就往其中一块石板上丢装备,那动作粗暴得就像在扔垃圾。

当丢到第八件装备时,石板终于不堪重负,开始缓缓下沉。可还没等众人高兴起来,一股刺鼻的火油味就扑面而来。紧接着,下沉的石板突然 “呼” 地一下冒出火来,那火势瞬间就蔓延开来。由于装备上都沾满了火油,这火就像着了魔似的,怎么扑都扑不灭。众人手忙脚乱地折腾了半天,才总算把火给扑灭了。这一下,整个墓室里都弥漫着装备燃烧产生的浓烟和刺鼻的焦味,熏得人眼泪直流,就像进了个大烟囱。

“还好丢的是装备,要是人上去了,这可就成了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全军覆没的惨状了。” 我瞧着这一片狼藉,想着缓和一下这紧张得让人窒息的气氛,便开了个玩笑,脸上挤出一丝苦笑。

众人把剩下的装备一股脑儿地丢在另外一个看似蛇的生肖石板上,石板再次慢慢下沉。过了好一会儿,一阵机械转动的声音从地板下传来,随后便没了动静。众人提心吊胆地等了半天,确定真的没有危险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这第二层机关算是被我们勉强破解了,可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新的难题又摆在了眼前 —— 第三层机关。

小主,

这下可好,装备都被烧光了,现在连个能压石板的重物都找不出来,而且这第三层到底需要多重的东西才能触发机关,大家心里都没底,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完全没了方向。

没办法,众人只好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对二十八星宿的了解,希望能从中找到破解之法。

冯教授不愧是知识渊博的老学究,一开口就是从历史的角度长篇大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古代也有类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最初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二十八宿的名称: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jī);北方玄武七宿:斗 (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 (lóu)、胃、昴 (mǎo)、毕、觜 (zī)、参 (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zhěn)。二十八宿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方式。地支创建的方法是采用二十八星宿部分星象符号。”

龙海也不甘示弱,紧接着说道:“这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